历时八个月的中国30吨轴重重载铁路综合试验今天结束,各项指标都达到试验要求,这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1月13日 央视网)

自1978年第一届国际重载大会在澳大利亚佩思召开、1985年国际重载运输协会正式成立以来,重载铁路的定义伴随重载运输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所谓重载铁路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大轴重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主要用于输送大宗原材料货物,重载运输是国际上公认的铁路运输尖端技术之一,代表着铁路货物运输领域的先进生产力。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首次出现。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其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翻开中国重载铁路不长的历史,一组组数据、一次次突破,彰显着铁路与国家同步发展的轨迹。我国铁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发展重载运输,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大秦铁路是国内第一条开行重载单元列车的双线电气化铁路,全线长653公里,西起大同,东至秦皇岛,年运量开始为5500万吨,远期可达1亿吨,于1992年12月21日正式开通。

2014年4月2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大秦铁路组织实施的牵引重量3万吨重载列车运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新的里程碑,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掌握3万吨铁路重载技术的国家之一,2014年12月30日,经过近5年时间建设,世界首条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瓦(塘)日(照)建成通车,打通了晋、陕煤炭外运通道,成为西煤东运的又一条“能源运输大动脉”。目前,我国重载铁路整体运力世界第一。

众所周知,物流业决定着商贸业的竞争力。在物流业内流传着这样一组数据:物流业的生产总值每提高两个百分点,相应的地区经济将会提高一个百分点。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而不仅仅是完成货物位移。因此,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的拓展,将给铁路货运业带来全新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30吨轴重把火车头变成了一个大力神,它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与车辆,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甚至沿线的桥梁隧道都关系密切。笔者作为一个外行并不清楚这次30吨轴重重载铁路技术综合试验克服了哪些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的重载列车至少克服了最关键的制动问题。正如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副所长李学峰说过这么一句话:“重载列车不怕电力机车拉不动,怕的是机车指令发出后,万吨列车停不下来”。由此可见一斑。

30吨轴重重载铁路技术综合试验的成功证明了我国的重载铁路技术已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其意义在于,不但为铁路沿线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预期,为该地区经济和物资的大规模流动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它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创新水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 吨轴重重载铁路成套技术体系。笔者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