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9时47分,青藏高原首列高铁从西宁站发出,这标志着兰新高铁全线正式通车,往返于新疆、青海、甘肃三省区的高铁自今日起将逐步投入运营。(12月26日《新华网》)

兰新铁路于2009年11月4日开工建设,东起甘肃省兰州站,西跨黄河,沿祁连山北麓入河西走廊,经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等地,该铁路线要在海拔3600米至4300米的祁连山施工点开凿9.49公里隧道,遇到许多难题,其中包括被称为“地下泥石流”的碎屑流、穿越富水地层、施工环境差等。但记录是由人来书写的,在高铁线建设的历史上,铁路工人已经创造了若干个记录,兰新线的建成通车,在铁路建设史上又添加上浓重的一笔。

高铁已经在潜移默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拉动地方GDP经济,推动旅游市场,缩短城市生活圈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2014年,铁路部门高铁建设大步前进,无数的铁路工人奋战在一线。12月26日,中国高铁版图迎来再次扩容,兰新、贵广、南广等三条高铁线正式开通运营。

铁路网建设,是铁路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政治、军事发展的需要。铁路建设周期长、任务重,尤其是在高原山区地带,建设高耸入云的大桥、开凿绵延数里的隧道,铁路建设者们随时都可能面临着生命的危险。离家数月,甚至数年,他们还要忍受着思念的煎熬,不能为父母尽孝,不能看着儿女成长,不能享受天伦之乐,只有夜幕里万籁俱寂的大山了解他们的孤独,只有山谷中连绵不绝的回声聆听他们思乡的呼唤。

    我们从新闻上看到了高铁建设的热度,亲身体验到了高铁运行的速度,感慨着铁路发生的变化,却很少亲眼看到铁路建设者付出的努力。每一段钢轨,每一寸线路,都洒满了铁路工人的血和汗。他们抛家弃子奋战在山区,默默奉献耕耘在幕后,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感人肺腑的誓言,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掌,一张黝黑沧桑的面容,一个汗透衣裳的背影,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我们在庆祝高铁线通车的同时,也要对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道一声:您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