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距离羊年春节还有两个月时间,在外奋斗的人们已经开始提前计划着回家过年的日程。然而,跟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铁总推出了售票新规,火车票预售期从原来的提前20日变成了现在的60日,整整早了40天。买一张回家的车票,有了新的"含义"。从12月7日开始,每天上班遇到正点、半点,在某研究院工作的季先生和太太都要准时坐在电脑前,为的就是抢两张春节回哈尔滨的车票。十多天来,他们已经囤积了从2月4日至15日共21张回家的车票,但这些对他们来说还不是最佳选择,因为节前最后几天的票才是他们心目中真正的"目标"。又到一年春运时。每年的这个时候,在外漂泊的人总是盼着早点归乡回家的,但是尽管新建的铁路一再延长、开行的列车一再增加,怎奈何到了应对十亿客流的春运高峰时,车票紧张还是不变的现实。而上文中白领夫妻为2张回家"理想车票" 已囤积21张的行为,笔者认为合情但不合理。合情,不用说大家都理解,千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春节寓意着团圆,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游子汇聚到一个点,那就是家!但他们的购票方式也有不合理一面,第一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每天上班遇到正点、半点都准时坐在电脑前...”试想一下,这样的购票方式,不仅浪费了时间,一定还会怠慢了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其他旅客的权益,白领夫妻为理想中的车票而囤票的行为,无疑会影响到其他出行旅客的权益,让他们的出行平添了不便。真心希望春运中那些正在“囤票”的旅客,合理安排好出行,一旦确定出行计划,在第一时间将多余的票退出,还票于网。让余票及时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春运、为他人、也为自己,创造相对平和、宽松的购票环境。其实,春运的归乡之路,“平安到家”才是每个人心目中的真正“目标”。(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