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老赖”们或将在禁乘飞机、列车软卧的基础上,被要求限乘高铁,限制动车和轮船的一定等级座位。昨日,最高法院相关负责人在北京交通大学一次论坛上透露了此消息。(2014-12-14新京报)

 人无信不立,诚信应该是做事为人的最高标准。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将诚信抛之脑后,吃霸王餐,坐霸王车,成了“老赖”。

 要说这 “老赖”人人都讨厌,尤其是商家、企业,对他们更是深恶痛绝。有时候因为赖的数额也不高,“老赖”又使出各种手段推诿,人们也无奈之下只能忍。不过 “老赖”太多就忍不了了,不得已人们必须拿出绝招来对付他们了。

 对铁路部门来说,“老赖”就是无票乘车,上车后拒绝补票的一群人。这些人为了省那么一点车票费,可以说是费尽心思花样百出。有人持假证件上车,有人买短途车乘长途车,有人谎称自己钱包、手机丢了要回家,还有人则在网上搜索套票攻略,目的就是要占用公共运输资源而不花钱。对于这样的人,铁路部门虽然在尽力检查,但仍有漏网之鱼在无票乘车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也许有人说,不就是几十、几百的车票吗,有什么大不了,至于吗?铁路作为一个企业,它虽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但毕竟也要经营也要生存,更要给千万铁路职工发工资。如果人人都把铁路当冤大头,赖着不买票乘车,那么铁路应该有的盈利从何来,铁路职工又怎么生存。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工作单位能按时发工资,那么以己度人,铁路职工也是如此。所以说,“老赖”赖掉的不仅是一张车票,也是铁路职工的辛苦钱。

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无以恶小而为之。在道德的答卷上,任何小事都是对自己的评估。虽然车票钱不多,但要乘车就要买票,不买票就想乘车这就是失信之举。仅因为一张车票就能给自己的道德上抹一把黑,在面对巨大诱惑时能否忍得住,不伸手不霸占,都是问题。所以一张车票,亦是一张考卷。

 而今后,为了更好地建立社会诚信系统,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将被禁乘高铁。在这个高铁是出行宠儿的时代,这无疑是掐住了老赖出门方便行的咽喉。一旦老赖们需要乘坐高铁,却被禁止乘坐,那就不仅是丢脸的事了,还会耽误他们的行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对老赖来说就像是被迫戴上紧箍咒一样,逼着他们放弃赖的习惯,重新捡起个人诚信。时间一长,老赖不再赖,该交的钱都交了,该补的款也补了。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必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