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12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从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春运结束,铁路部门将在北京至广州、深圳间,上海至广州、深圳间,增开8对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车票自2014年12月20日起发售,目前票价尚未公布。此前铁路部门曾开行京沪、京福动卧,但北京开行高铁卧铺尚属首次。(12月12日 人民网)

延长预售票期、施行退票和改签新政这两项措施出台还“余音绕耳”铁路又推出高铁动卧,作为中国交通运输服务龙头的铁路在春运来临之前,连续搭台“唱戏”,其归根目的是什么?再者,铁路在高铁服务措施上突然出招,是否又能给春运这台中国特色的大戏演出不一样的风味了?

由于高铁运行速度快,对于设备的磨损消耗比较大,出于安全的考虑,在夜间要对高铁列车和沿路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所以高铁通宵运行还没有先例。而现在中国高铁然能首先施行夕发朝至的运行方式,还得从中国实力的说起。在高铁的发展的十年时间里,通过自主创新的战略发展,从最初的技术需要欧洲和日本合作伙伴的帮助,到如今在技术上成为后来者居上,其发展速度之快,技术之精湛让世界传统高铁强国都倍感压力。由此可见,中国高铁之所以敢成为“第一个是螃蟹的人”是在拥有绝对的实力底气的情况决定的,但毕竟是首创,还无先例可以借鉴,笔者还是希望铁路部门在用实力方便民众出行和提高高铁运力的同时,能在保障安全上拿出同样的实力。

高铁动卧是首创,伴随着四横四纵高铁网的形成,高铁运输或变中国特色运输。四横四纵高铁网,是中国高铁建设的整体框架,在这个框架密集的高铁支线,共同构建了一张囊括了整个中国版图的高速交通运输,而四横四纵所具备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就是可以形成长距离短时间的高速运输模式。如北上广深这些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中心城市,以前路面交通两两之间需要几十个小时才能到达,而高铁只需要十几个小时或几个小时。同时,卧铺这样的出行方式,一直只存在于普速铁路上,选择高铁出行只能是坐着,俗话说“坐着没躺着”舒服,高铁的内部环境想必做过高铁人都知道,并不逊色于航空,现在高铁推出动卧,让坐着的高速出行,变成更加舒适的躺着出行,符合当下追求高质量出行服务的国民口味。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前进,逐渐带动了高速交通的形成。在我国不管是在国家发展层面和民众出行的需求,对于高速度的交通越来越看重,从而加快了我国高铁技术和建设的大提速。特别是今年,随着高铁频频被国家领导出访时拿出亮相,中国高铁的实力进一步展示在国民和世界面前,而中国高铁在服务世界同时,更重要的还需回归本源,那就是服务好广大的中国民众。在展示实力的同时,更应该思考怎样把实力变成惠及中国人民的“红利”。笔者希望借助“春运”这个大舞台,看到中国铁路如何将实力转变成惠民、便民的“红利。

作者:沈俊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