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新建刘龙飞)2006年,呼准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从京包铁路连接至能源重镇鄂尔多斯,是西煤东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运力增长,2008年呼准铁路转型为电气化铁路。呼准供电车间成立于2010年,是呼和浩特供电段第一个供电车间,成立之初赵中山就被抽调至永圣域网工区,成为接触网工中的一员。

刚从事接触网工这个行业时,赵中山对供电专业还一片茫然,面对复杂的接触网,总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在一次吊弦安装演练时,他“挂”在6米高的接触网上近20多分钟,也没有将吊弦调整到位,面对大家异样的眼神,赵中山在羞愧之余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啃下专业技术这块“硬骨头”。曾经当过兵的赵中山将专业学习视为“转移战场”, 他白天跟着“天窗”学,晚上看着书本学,有闲暇时间就查看图纸、巡视区间,核对各种基础参数。天道酬勤,赵中山经过不断地孜孜求索,逐渐从一个对牵引供电毫不知晓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名业务精湛的供电“专家”。2012年,赵中山凭借着扎实的业务技能,成为永圣域网工区工长。

2014年7月28日,呼准复线开通在即,验收工作全面开启,燥热的天气压的人喘不过气,轨面温度高达46度,身为永圣域网工区工长的赵中山带领着职工日夜奋战在呼准复线的“主战场”。由于工期紧、任务重,在盯控施工单位作业的同时,赵中山还要上手调试设备,一次配合施工要在梯车上,爬上爬下10几个来回,汗水把他的衣服浸湿了一遍又一遍,留下片片白色的汗渍,紧勒在腰间的安全带,把皮肤磨擦的红肿。就这样,他一干就是两个月,把“双休日”全部奉献在千里铁道线上。其实在赵中山的铮铮铁骨之下,也藏着一份柔情,他非常想回家抱抱自己的儿子,帮妻子做些家务事。

“取舍”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在面对工作和家庭的“取舍”中,赵中山经常选择前者。今年6月份,赵中山5岁的儿子染上手足口病,而工区正值配合呼准复线施工的关键时期,正当他面临艰难“取舍”时,妻子在电话中安慰他说:“中山,你安心工作,家里的事交给我。”妻子的一番话让赵中山吃了一颗“定心丸”。为了赢得儿子的理解,在儿子的玩具中,赵中山买的最多的就是小火车,他希望儿子长大后可以理解铁路工作,原谅他这个“不称职的父亲”。

赵中山的妻子是一名小学教师,平时工作也很忙,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和家里的事,妻子偶尔也会埋怨赵中山:嫁给你这样的男人家里啥也指不上。但是说归说,妻子还是默默支持着赵中山的工作,每到夜深人静时,赵中山就会打电话给妻子唠唠“家常”,对妻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欠你欠的太多,等休息了好好陪陪你。”8月16日,呼准复线全线通车后,赵中山“迎”来了阔别两个多月的休息时间,一回家他发现门锁有些不好使,本打算准备工具修理一下,但由于太过疲惫,他“倚靠”在在沙发上熟睡过去,下班回家的妻子不忍吵醒赵中山,给他披了一条毯子,便自己动手修理起门锁。睡梦中,赵中山突然被一阵哭泣声惊醒,发现妻子正蹲在地上,摆弄着门锁上的零件小声抽泣,赵中山心中一阵内疚,抱住自己的妻子眼角湿润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0年至今,赵中山先后被铁路局评选为“郭晋龙式先进人物”、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沉甸甸地荣誉面前,赵中山饱含歉意的说:自己的“军功章”一半属于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