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铁路劳模服务旅客享誉国内外的共产党员王源孝在73岁高龄将自己的服务群众事业推到了更高平台。11月28日,由他创立的“博爱家园红十字志愿服务站”正式被湘西州吉首市委、文明办、红十字会挂牌授旗,成为湘西州目前唯一一家志愿服务站。

雷锋同志曾经在日记中写道:“为人民服务是无止境的,而生命是有限的。”雷锋精神感召了无数人把服务别人和服务社会当做人生追求,使雷锋成为做好事的光辉典范。如今,三月五日还是学雷锋日。今年73岁高龄的王源孝创立的志愿服务站正式被授牌授旗,引起理解者佩服,引起误解者拍砖,反映出我们处在一个多元价值时代。

王源孝并不是默默无闻的。百度一下,王源孝的服务事迹介绍见诸门户网站。他作为一名已经退休的铁路劳模坚持以共产党员情怀服务他人和社会,甚至动员自己爱人将多年打工的数万元积蓄捐给红十字会,甚至已经和有关部门签订协议将以后百年后的遗体捐献作为医学研究,都让人们对这位有着无私服务精神的老铁路职工不得不服。如今,他的服务事业已经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个有着三百多名成员的志愿服务团队在参与。这给我们许多思索的空间。

在互联网时代,在自媒体时代,绝对的话语权已经成为传说。我们每个人在互联网上,在自媒体里,都可以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可以说,以说教传递价值观的做法已经和时代语境不相契合。人们关注的是事实和自己的感受。铁路劳模王源孝就是以自己数十年来的无私服务事迹感动了身边的人,最终将单打独斗的个人服务行为发展成三百多人的社区服务团队行动。尽管,这个服务团队的规模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但依然清晰地传递出:无私服务精神可以和市场经济时代并存,而且具有生命力。

有一段时间,不敢扶摔倒老人的事情在网络流传,使无私服务精神遭遇历史最尴尬挑战。一度时间内,明哲保身的哲学使无私服务成为人们可望不敢为的奢望。铁路劳模王源孝没有被网络负能量干扰,他用自己的无私服务将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社区的人,并吸引了有共同服务理想的人,不能不说他是一个狠角色。

“狠角色”在湖南湘西方言中是一个褒义词。只有能做到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事的正面人物才能配得上这个词。铁路劳模王源孝并没有显赫的职务,但他能在属于自己的平台服务他人和社会,将自己的光与热传递给身边的人。在退休前,他以铁路客运服务岗位为平台,主动延伸旅客服务,收到国内外旅客表扬信和锦旗无数,他也因此被评为劳模。对王源孝来说,待旅客如亲人一直是客运服务的准则。他服务重点困难旅客并不是上班几个小时 ,而是包括下班时间在内的全天候时间。因为服务一个旅客,花上几天甚至更多时间,在王源孝未退休前是工作常态。退休后,每年春运,他依然会在火车站广场为旅客志愿服务。今天的志愿服务站,就是在春运服务站的基础上拓展起来的。可以说,铁路劳模王源孝用几十年的无私服务行为打造了今天有更多人参与的志愿服务站。

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铁路劳模王源孝这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直实践着,而且志愿服务正成为一块散发正能量的磁铁吸引更多人参与。

已经73岁的铁路劳模王源孝并没有因为高龄而迟滞志愿服务事业。也许,在他心里,雷锋是他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真诚希望铁路劳模王源孝健康长寿,也希望他创立的志愿服务站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雷锋般服务。(文/谢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