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3日起,对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开车前48小时以上的,可改签预售期内的任意车次;开车前48小时以内,可改签从办理改签之时至票面日期当日24:00之间的其他车次;开车之后,仍可以改签当日其他车次。(网易新闻11月30日)

自有消息称“从12月1日起,预售期由20天延长至60天”以来,铁路又一次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随着铁路改革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人们对铁路关注度只增不减。60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留给旅客更宽裕的时间选择的同时,旅客变更行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60天”可谓是饱受质疑。但是这一次铁路并未选择逃避公共视线,而是积极推出改签新规,这一规定让人眼前一亮,至少给笔者第一感觉就是“人性化”。铁路此举既能充分利用票源,又可以方便旅客,这“双赢”的新规也间接反映出铁路部门确实在倾听群众意见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此举第一,鼓励让已经订票又想变更行程的旅客早退票,将票源让给更需要它的旅客,资源利用率会大大增强,也让之前说铁路提前预售期是为了退票费这一说法不攻自破。第二,约束旅客随意改签车票,督促要改变行程却迟迟不退票的旅客把多余的票让出来,使得“座源”最大化。第三,也是笔者认为变化最大、最人性化的一点便是对一些因为其他因素未按时乘车的旅客有了选择的余地,即可以改签当日其他车次,而不是望着“废票”叹息和失望,这一规定无疑为严寒的冬季增添了些许暖意。当然,笔者在这里还是建议和提醒旅客要提前安排好出行计划,尽早到车站等候,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此次铁路部门走起“群众路线”,一改往日“铁老大”的姿态,更多地倾听群众呼声,切实拿出措施解决群众出行问题。虽然在改革道路上少不了质疑,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基本宗旨铁路部门必将恪守,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到为铁路“点赞”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