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从2014年12月1日起,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将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
铁路大“变脸”,抛出“预售火车票延长至60天”这一方案,于便民利民方面好处多多。在一片叫好声中,也听到不少怀疑的声音。大家主要认为60天的预售期不好确定具体点行程,也会让票贩子有机可乘,甚至还有人无端认为预售期延长会造成许多人盲目定票,进而质疑铁路有赚取退票费的嫌疑。
笔者认为此次铁路出台的措施,把火车票预售期从原来的20天延长至60天,是铁路部门在经过深思熟虑,深刻了解民众需求,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后做出的决定,是铁路部门对其服务水平进行一次深层次优化。
12月1日,预售期由现行20天延长至30天;12月2日至12月6日,预售期每天再比上一日延长6天;12月6日起,预售期延长至60天。12月7日,提前60天开始发售2015年铁路春运第一天的火车票。铁路部门计划春运结束后,火车票的预售期仍保持60天。火车票预售期延长首先就是能够更好方便旅客购票。铁路部门为实现安全、方便、温馨出现的目标,全面实行实名制购票,开通网上购票,优化购票环境,打击“黄牛党”等。预售期的延长给予旅客更多的选择余地,提前做好出行的准备,安排行程。其次,通过延长客票预售期,铁路部门可以及早掌握客流情况,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调配运力、加开列车,这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的出行需求,而且能够把宝贵的运力资源运用得更加充分,使铁路的运力资源得到最大优化。最后,延长客票预售期后,旅客不仅可以提前购买春运客流高峰期的去程车票,还可以提前买到返程车票,一次性解决往返问题,而且由此还可以把售票的高峰期和乘降的高峰期错开,从而进一步改善广大旅客的购票乘车体验。同时,延长客票预售期,还可以使广大旅客能够提前了解铁路运力情况,在春运高峰期等铁路运力紧张的情况下,合理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妥善安排行程。最大程度缓解铁路购票压力,使购票环境得到深层次优化,提高服务旅客水平。
但纵观铁路的发展历程,只要有关铁路的一丝一毫变动,都会引起社会热议,甚至一些不“理智”的质疑与谩骂。特别是这几年铁路实行大部制改革后,为寻求健康快速发展,更为新时期铁路争取更多民意的支持。铁路部门放下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从货运改革,售票系统优化等方面实实在在为社会提供便利。理解铁路苦心的人就会感受铁路用心良苦,不理解铁路的就会认为是“兴风作浪”“换汤不换药”,可谓是大伤铁路人的良苦用心啊!就如这次预售期延长,如果冷静下来思考,难道不觉得,铁路部门除了旨在优化服务质量,别无他想。
笔者认为延长客票预售期是铁路服务的再升级,值得肯定。当然,愿望总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好的想法,也不会尽如人意,这既需要铁路部门不断完善,补强“短板”,强化效果,也需要民众以积极的心态,对铁路“变脸”中不协调的表情,给予指正和包容,促使其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应该给予铁路部门在深化改革中给予更多的支持、信任与理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