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上的一则新闻引起笔者注意。一男子为了“逃票”坐动车,网搜“最新逃票攻略”,以为能顺利“过关”,不想还是被列车长识破,逃票不成反被抓。(江西晨报)

对于这种煞费苦心,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行为,笔者只能说,哥们儿,你辛苦了。

一张车票,尤其是一些近距离的城市间,其实真的是很便宜。以杭州到绍兴为例,动车组车票仅为13.5元,高铁车票也不过19.5元。在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洋餐厅,一个汉堡的价钱就能买一张票,甚至可能还要便宜的多。不过少支持一次洋企业,就能买一张方便、快捷还高大上的中国高铁车票,这位男子竟然想尽办法要逃票,真不知他究竟在想啥。

当然,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铁路即使改革后变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在很多人的眼中仍然是国企,是不占便宜白不占的地方。人们总认为铁路有国家这个大后盾,少买一张票,铁路也不吃亏。省一点是自己的,亏一点那也必须是铁路亏,于是很多人就心安理得地逃票了。

对铁路的经营来说,逃票是客运收入的大毒瘤,也是规范正常运输秩序的顽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彻底根除并非易事。铁路部门在实行实名制后,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逃票的人群,也在鼓励人们诚信乘车上加大力气宣传,效果却并不理想。说到底,众口难调,自觉遵守乘车秩序这件事还是要靠个人的思想来约束,并不是强制规范就能到达目的的。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加大实名制乘车的执行力度,“一人一票”,“票证人”三项合一,不给存在侥幸心理的逃票分子留空子。铁路部门也要加强和公安等部门的合作,对逃票给与一定的制裁,给人们以警示,告诫人们诚信乘车才是硬道理。

在车站内部,可以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广告牌、宣传板、电子屏等设备设施,滚动播放和诚信有关的教育内容。潜移默化让人们自觉遵守乘车秩序,买票上车,拒绝逃票。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将已有黑历史的旅客纳入系统,并通过微信、手机短信等现代通讯工具,提醒旅客不能屡犯不改。同时,如果向西方国家学习,将乘车记录和公民社会生活一些重要的事务挂钩,相信人们出于生活需要也绝不敢逃票乘车了。

诚信为做人之本,所以劝“逃票哥“们还是不要贪那点小便宜给自己道德抹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