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物流市场日趋完善,各大企业营销手段不断翻新,但市场营销、服务营销等词眼对昔日的“铁老大”来讲,也是从货运改革开始后才进入人们视野的,而若从职工队伍中挑出几个营销人才更是难上加难。
正经历着一场改革运动的铁路人,一边概叹过去观念之陈旧,难以在市场夹缝中分一杯羹,一边却对什么是真正的“营销”一知半解。更多人的回答是“现在开始主动上门了”、“走厂入矿调研货源”或“求着货主来发货”。这种将机制改革与思想转变狭义地理解成一种浅层次的“变脸”,与真正意义上的营销还存在一定距离。
前述说的“变脸”可以算是铁路转变形象热情服务的一部分,但绝不是营销的全部,在铁路行业中有许多人一直都在如何把握营销真谛这条道路上求索着。近日,笔者关注到郑州铁路局一个四等小站站长李传波如何用客户的思维来选择营销思路,取得累累硕果的报道,感受颇丰,从李传波身上看到,营销是一种全心为货主服务,站在客户立场上考虑问题从而实现双方共赢的意识,一种为客户创造价值而获得回报的思维过程。从分析所在车站的自身优势,到对货主企业的潜在客户分析,从简单的价格判断到综合成本的计算,从通过定期摆放电话沟通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到从客户立场出发为其取得更多利润,他的营销事迹传递出,营销是个技术活,营销永远在路上。
随着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笔者相信在铁路行业中将涌现出更多与李传波同样的营销新秀,他们所掌握的营销真谛,不再只是态度形象的转变和简单的营销宣传,更多的是通过铁路自身的各种优势和实力去赢得客户的满意和信任,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赢,从而在激烈的市场浪潮中走得更远。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