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中国高铁出海“第一单”的墨西哥高铁项目再度让国人“大跌眼镜”,在中标三天后,该项目被墨西哥单方面取消。中标企业中国铁建和中国南车除了“震惊”和“必要时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外,似乎也没有太多办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外媒体对墨西哥毁约事件进行了各种解读。有说墨西哥国内政治争斗因素的,有说美国黑手因素的,有说日本三菱、法国阿尔斯通以及德国西门子等退出投标企业反对因素的,不一而足。

按理说,墨西哥变脸也变得太快了点,三天前还说招标程序满足时间和法律要求,三天后就改口说投标程序合法性和透明度存在瑕疵。不可否认,墨西哥项目存在政治因素,但最关键的恐怕还是国内高铁企业对高铁出海过于急迫,缺乏必要的风险评估和审慎态度。

高铁出海遭遇变脸,墨西哥不是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从中泰“高铁换大米”计划的辗转反复到墨西哥高铁项目的“出尔反尔”,可以看出高铁走出去蕴含巨大风险,如果中国高铁企业再不深刻反思,吸取教训,改变“为出海而出海”的策略,“煮熟的鸭子飞了”或许将成为常态。

回头再说墨西哥高铁项目,从披露的公开内容看,国内高铁企业缺乏最起码的合同常识,且不说竞标联合体与墨西哥本土合作方存在利益相关性,让墨西哥国内反对派及部分民众容易找到反击的口实,单就唯一竞标方就难以服众,为三天后的变脸埋下了隐患、提供了炮弹。

在16家国际性大企业因招标时间短放弃竞标时,中国高铁企业为何仍要迎难而上, 24小时连轴转赶出标书参与竞标而不仔细研究墨西哥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等至关重要的外在因素?这一方面说明中国高铁企业对高铁出海“第一单”近乎偏执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内高铁企业还不成熟,对高铁出海考虑不周全,存在“为出海而出海”之嫌。

墨西哥毁约事件对中国高铁企业的打击是巨大的,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损失。国内高铁企业一定要引以为戒,坚持高铁出海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和反制手段,对高铁出海的目的国划分风险等级,规避高风险国家,其实,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高铁放弃出海又有何妨?毕竟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摆在那里,大可不必去迁就别人,也完全没有必要背负太多太大的压力。国人期待高铁尽快完成出海“第一单”,但也不希望高铁出海尽做“赔本的买卖”。高铁这张“中国名片”要打,但也要打得漂亮,如果仅仅是“为出海而出海”,不但有损中国高铁形象和尊严,而且会步入“越想出海越不能出海”的怪圈。

当然,中国高铁企业也不必为墨西哥毁约事件沮丧,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把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高铁出海仍然大有可为,更何况这只是重新竞标而已,我们并没有出局,谁能笑到最后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文/宋化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