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安全生产、准点运行等事项,客车统型不能算是急事。铁路部门完全可以让新车以新标准制造,循序渐进地取代旧车,在一段时间内逐步完成客车统型工作,没有必要为追求并不十分重要的视觉效果,玩一场昂贵的“怀旧游戏”。(人民网10月22日)

最近,铁路总公司发布信息,用五个阶段将铁路普速客车归还成绿色,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网友吐槽,日前,又有3名大学生向国家铁路局邮寄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要求公开普速列车换“绿皮”的事实依据及制定程序、预决算和相关货物提供商的信息。

细想之,不是站在铁路角度,为铁路代言,如果从新中国铁路历史发展角度考虑,可能就有另外一种感受。绿色对于铁路而言,就象中华民族精神一样,是铁路企业的灵魂象征。今天在铁路改革发展在国际上取得良好信誉,走出国门之际,提出把“火车返绿”,是新形势下加快铁路发展建设的理性选择,不仅是铁路对历史的尊重与认同,更是做大做强中国铁路品牌,放大铁路品牌效应,展示中国特色的企业形象的理性选择。

从铁路内部管理角度看,“火车返绿”关联安全。安全是铁路永恒的主题,安全对于铁路而言永远摆在最高位置,而规范铁路员工的作业行为,需要有军人的作风、刚性的纪律来约束引导,否则,安全难以保证,铁路的传统经验已经被实践所证明,特别是在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传统不能丢。

从铁路走出国门的关键时期看,“火车返绿”更能展示中国铁路特色。就象海尔企业走向世界一样,品牌效应来自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铁路走向世界,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有自己自主创新管理标准,更需要一个具有青春活力的企业形象,对于吸引外国人的眼球,调动铁路员工参加铁路现代化建设积极性,具有非常现实的重大意义。

火车车皮的“统一着装”这不仅仅是一个外观形象的展示,它更像是一个全国性的统筹协调,这种直观的展示不仅仅体现给旅客,而且在后勤服务、维护保养方面都有一种更为直接的体现和表达作用,这样一种集中和统一性的称谓和外观表达具有一种极大的方便性,从更高层级上来看,这不仅不是一种资源浪费,而更是一种对“社会资源”的节约和保护。一块长城砖,统一刷成绿色,视觉效果是有了,但难免有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之嫌。有这么多的精力还不如去改进服务,让旅客在出行时享受更多的服务岂不是更实际。

姚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