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收的结束,我市部分农民习惯于将收割后的秸秆就地进行焚烧,熊熊火焰卷地而过,不仅威胁田间的防护林安全,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飘散在公路上的浓烟也容易遮挡司机视线,极易造成交通事故。(10月27日齐齐哈尔日报)
金秋时节,遍地黄金谷,田间地头的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粮收获如火如荼。与此同时,遍布田间的秸秆难题也随之而来。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堆积在沟壑中的稻草和燃烧后留下来的草灰。因为秸秆有些潮湿,所以秸秆焚烧时会产生浓烟。而这个季节又是多风天气,浓烟随风飘向高空,很容易蔓延到城区。据了解很多农民也知道露天焚烧秸秆的方法不可取,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秸秆。
秋收工作初始,各级政府就召开动员大会,出台红头文件,三令五申禁止对粮食收获后的秸秆进行焚烧,采取了流动宣传、督导防控、严加惩罚等各种措施。如此“严防死守、严厉禁止”之下,乡间田头的焚烧痕迹仍有不少。
农村秸秆禁烧是一项广泛而艰巨的社会综合治理工程,如果只是一味从禁烧这个层面去“堵”,显然不是解决难题的最好办法。站在农民角度来看,粮食收成后,剩下的秸秆怎么办?烧与不烧都是困扰。事实上,解决秸秆问题的关键不在“堵”,而是“疏”,“疏胜于堵,疏则通”。与其严禁农民焚烧秸秆,不如着手给秸秆安排合理的去处。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秸秆再利用诸如机械还田、食用菌栽培、饲料开发等相继试验应用,但由于缺乏资金投入、经济效益低等原因,在进一步推广普及上仍步履维艰。政府如能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那么秸秆焚烧屡禁不止现象亦会有效杜绝。(司晗澍)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