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前的71年,周恩来总理凭借着闻名中外的“乒乓外交”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的外交恢复。33年后的今天,中国南车正式提交了美国加州高铁投标意向书,确认参与美国首条高铁项目的竞争,中国高铁“厚积薄发”俨然成为了中国式外交的新方式。

38年前随着坦赞铁路的建成落幕,中国铁路第一次走出国门,踏上世界的舞台。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外援成套项目之一,它直到现在仍被坦赞两国乃至整个非洲誉为“自由之路”、“南南合作的典范”。坦赞铁路跨越的不仅仅是东非大裂谷,还有一段长达近40年的历史。它和沿途修建的320座桥梁,22条隧道,93个车站,以及长眠在坦赞铁路的64位中国工人,共同构筑了新中国60年历史中一个独特的符号。38年后的今天中国高铁代替中国铁路再一次踏上世界舞台,10月13日中俄高铁项目初步达成,一条超过7000公里长的高铁将连通北京、莫斯科;10月20日中国南铁和中国铁建成为墨西哥正在规划的高铁项目的唯一竞标者;10月22日中国南车再次提交了美国加州高铁投标意向书,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攻坚美国。中国高铁一步步的走出国门,将如同“乒乓外交”“大熊猫外交”一样为中国以后的外交战略作出独特的贡献。

随着“四纵四横”的中国高铁网路的初步建成,中国高铁已经慢慢的步入百姓生活。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的通车运营标志着具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铁开始舞动其绚丽舞步。京沪高铁,沪宁城际,京广高铁,武广高铁,郑西高铁等等,随着这些高铁项目的建成运营,中国高铁已在中国大地上铺上了早发晚至的高铁网路。上海到昆山15分钟、南京到镇江25分钟,半个小时之内的城际高铁成为了大城市许多白领“双城生活”的重要保证。旅游专列的开通运行,“半小时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早发晚至”的高铁网路的全面普通,中国高铁已经走入寻常百姓的普通生活,并慢慢的改变着中国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

随着“温馨出行,方便出行,安全出行”三个出行的提出,中国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正在一步一步的努力践行着。随着发改委三个大的铁路项目的批准,中国铁路建设将迎接又一次高峰。中国高铁将在百姓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发展自身高铁的同时,中国高铁一直在为走出国门而努力奋斗着,随着几个海外高铁项目的立项获批,中国高铁已经开始踏上世界的舞台,展现中国的大国之范。(李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