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安全生产、准点运行等事项,客车统型不能算是急事。铁路部门完全可以让新车以新标准制造,循序渐进地取代旧车,在一段时间内逐步完成客车统型工作,没有必要为追求并不十分重要的视觉效果,玩一场昂贵的“怀旧游戏”。(源自北京青年报)
几天前,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墨绿色将成为普速客车外皮的统一色调,未来中国铁路客车颜色只有两种,普速客车的墨绿色和动车组的白色。大多数人对这则消息只是一听而过,最多勾起一些有关传统“绿皮车”的旧时记忆。然而,10月21日,3名大学生向国家铁路局邮寄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要求公开普速列车换“绿皮”的事实依据及制定程序、预决算和相关货物提供商的信息。这3名大学生比别人多问了几个为什么,迅速把疑问变成行动的超强公民意识及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这3名大学生对于国家公共事务的关心及大胆质疑的精神的确让笔者也要为他们“点赞”。
“绿皮火车”也给笔者留下深深的记忆,目前除了动车组为白色以外,快车(K字头)、特快(T字头)和直达特快(Z字头)列车车体,多为红色、蓝色、橙色等颜色。“绿皮火车”的消失的确也让笔者的怀旧情绪油然而生,但是铁路部门仅仅就为了满足公众的怀旧情绪就要用价值不菲的花销让“绿皮车”重出江湖吗?这不禁也引起了笔者的质疑。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绿皮车”是中国铁路客车的标准涂装。“绿皮车”是中国铁路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自20世纪90年以来,铁路部门不断加大“绿皮车”的淘汰和改造力度。原因则是因为绿皮车”大多为20世纪90年代之前建造的,大部分都年久失修,油漆剥落,墙板开裂,车门关不严,车窗打不开;有的车厢内服务设施不全,配件丢失,电扇不转,电灯不亮,管路不通,洗漱池、便器破损,地板塌陷;车体外皮长时间不清洗,门窗不擦,积满污垢。有的卧具破旧,洗涤不净,厕所气味难闻。短途客车茶炉不及时烧水,旅客喝不上开水,有的甚至连洗漱用水都难以保证。炎炎夏日,有的车厢因电扇配置不齐或不能用,成了名副其实的“闷罐”;“三九”严冬,车厢内感觉透风,车厢成了“冰箱”。每次中国铁路大提速,都要进行铁路客车车辆更新、升级,都会淘汰一批“绿皮车”。“绿皮车”逐渐由构造速度更高的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替代。2014年6月30日,郑州铁路局最后一趟图定绿皮车:2194次,进行了谢幕“绝唱”。
了解了“绿皮车”由“诞生”到“谢幕”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铁路部门为了能让旅客更好“绿皮车”与有空调装置的空调车才推出了红色、蓝色等颜色的空调列车。但随着“绿皮车”设施老化、车皮脱落等问题的出现,以安全为首要生产前提的铁路部门将之淘汰是必然的选择。而铁路部门如今又要将普速客车统一成墨绿色的色调,仅仅是为了玩一场昂贵的“怀旧游戏”吗?笔者认为如此言论不免让人愕然。
“绿皮车”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目前我国普速客车车体除动车组为白色以外,多为红色、蓝色等颜色,而随着列车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速度的不断提升,空调列车的差异性也在不断地被“同化”,但空调车的外观却不尽然。客车统型是一项必须的工作而统一客车外皮颜色自然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铁路改革之后,对于旅客运输服务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列车的外观“整齐划一”不仅仅是一项昂贵的“面子工程”,也是铁路对于提升铁路旅客服务的一个细节所在。优质的服务,离不开舒心、整洁的环境,而普速客车统一颜色也是营造优质服务环境的一部分,视觉效果的统一更能让旅客感受到乘车环境的提升。
而关于客车统型是否操之过急,笔者认为更没有其理论依据。铁路部门一直以“安全大如天,万事排最先”为首要工作理念。对于客车的标准化、统一化确有必要,但相对于安全生产、准点运行等事项,客车统型毕竟不能算是急事的观点,笔者认为的确有些“庸人自扰”的意味。铁路部门既然提出客车统型的举措,自然是要在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开展的。安全有了保障,铁路部门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做好铁路运输服务工作,这点笔者认为我们大可不必担心。
而说到铁路高额的负债率,我们要看到铁路建设周期长,初期投资大的铁路运输的经济特征;铁路经济的发展态势也不能通过短期的经济效益进行判断。为了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提升服务环境而进行初期成本投资,笔者认为无可厚非。我国的铁路发展整体趋势呈现良好的态势,把握时机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十分必要,不能因一时盈亏而与良好的发展机遇失之交臂,这是铁路部门为了铁路发展所必需的投资眼光与魄力。当然对于铁路高额的成本建设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理性看待,铁路部门的确也需真正的做好铁路改革工作,如何使铁路真正与市场经济接轨、做好铁路市场营销工作还需铁路部门下功夫好好探索,进而在后期达到控制支出、提高盈利的效果来改善目前铁路亏损的财务状况。
总之,对于客车统型只是铁路部门玩的一场昂贵的“怀旧游戏”,制造“视觉效果”笔者并不认同。铁路作为一个企业,自然要考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及企业营销等市场因素。“火车换绿皮”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更多的是具有“怀旧”意味,但对铁路部门而言就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服务提升的策略,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