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工务段党委书记 牟红宾 段长 许兴伍
“巴山精神”是新时期铁路人的精神坐标、旗帜导向和前行力量,更是全体工务人的标杆与骄傲。学习宣传践行“巴山精神”,既为时代所倡,更有内生动力,对于用先进的文化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特别对于我段扛好先进旗帜,推动安全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掀起“巴山精神”学习热潮,我们深感学要求精、宣要传神、行要抓魂,重在结合、贵在特色、成在自觉。
文化铸魂,提高企业凝聚力。学习 “巴山精神”,首先要领会掌握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 “三种意识”,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用文化凝心聚力。
树立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我们加深对 “条件差思想不能弱、环境苦精神不能缺、变化快应对不能慢”的理性认知,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增强职工对安全的敬畏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干好本职工作为立足点,做到在岗爱岗、敬业精业。
树立爱段如家的主人翁意识。我们广泛开展企业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把确保安全生产与干部职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统一起来,把共保安全的自觉行为升华为新时期铁路职工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由外塑于形的个体爱岗转化为内化于心的集体爱段。
树立爱路强路的大局意识。我们大力加强新时期铁路精神宣传教育,树立大局观念,大力弘扬 “爱路、实干、奉献、创新”的绵工精神,做到敢打硬仗、能打胜仗。
规范管理,打造企业竞争力。学习 “巴山精神”,关键要把握 “敬畏安全、讲究科学”的本质,做到 “三个强化”,始终坚持 “高标准,严要求,多关怀,创一流”的思路,用科技管理练实内功。
“三化”建设强化内实。我们按照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的要求,以突出安全管理过程控制为核心,积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标准和管理流程,养成 “处处求规范、时时讲规则、人人守规矩”的好习惯,确保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落实到位。
严格管理强化手段。近年来,我们段查处职工 “两违”数量居高不下,一方面反映出始终保持了安全 “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也说明职工安全责任意识还不强,惯性 “两违”屡禁不止。因此,我们深入持久地开展 “刹 ‘两违’、灭事故、保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树立 “严是爱,宽是害”的理念,并从严修订 “两违”考核标准,从源头上促使职工敬畏安全、遵章守纪。
科学养护强化理念。 “观天养路、科学养路”是巴山工务人几十年如一日积累总结的先进经验。我们积极贯彻践行全局工务系统 “六大理念”,创新维修模式,大力落实项目修、计划修,把维修整治计划细化为具体整治项目,提高维修工作的针对性;转变维修观念,加强常态化管理;改进维修方法,提升设备检查和数据分析能力;运用先进的维修手段,大力推行集中修、 “天窗”修,加大养路机具升级换代力度。
选才育人,提升企业软实力。学习 “巴山精神”,我们认为要紧紧抓住“育人铸魂、持续发展”的要义,体现“三个注重”,积极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并用 “班子精诚团结、干部勤奋务实、职工吃苦耐劳”精神传承,增强他们扎根绵工、献身铁路的决心,储备单位发展后劲。
注重人才选拔培养。近几年,我段新入路职工较多,改善了职工队伍文化和年龄结构,但也存在职工队伍缺乏实作经验、吃苦性差和应变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制订 “一对一”培训计划,通过 “导师带徒”,发挥 “传、帮、带”作用,逐步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并通过技术练兵、送外培训等多种方式,强化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坚持 “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广纳贤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
注重后备人才储备。近年来,我段先后有30多名优秀中层干部走上站段领导岗位,人才流动较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方面加快推进段“1585”人才规划工程,即选树10名技能领军人才、50名技能拔尖人才、80名生产技能骨干、500名成长型生产技能人员,积极打造金字塔人才结构;另一方面,大力倡导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为人才”的理念,根据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不同文化结构的个性化要求,确定高强度工种、高技能岗位和专业技术管理岗位的培养方向,鼓励职工多方位成才,构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素质优良的后备人才梯队。
注重职工人文关怀。我们段坚持严管厚爱的原则,既体现严格、科学、规范的管理要求,又注重排忧解难,引导干部职工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我们以 “三线”建设为契机,积极为职工办好实事,想方设法为条件艰苦地区的职工改善住宿条件;认真开展好 “送温暖” “送清凉” “金秋助学”和 “帮扶救助”等暖心活动,最大限度地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注重奖励激励,积极开展劳模选树和段“十佳”评选活动,发挥好先进示范引领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