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夏时报》报道 兵马未动,规划先行。近日,国家铁路局组织召开铁路“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开题会,为科学编制铁路“十三五”规划奠定基础。这已经是国家铁路局年内第二次组织关于“十三五”的相关课题。(凤凰资讯  9月21日)

在刚刚结束的铁路“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开题会中,铁路规化又有了新的部署,即由干线往支线发展,由东部向西部发展,由内陆向边疆发展。日后铁路的发展方向由重大干线转向中短途城际铁路,其中新疆、西藏、青海将成为铁路建设重点省份。

建设铁路中的“毛细血管”。为什么这么打比方呢,因为我国主干线铁路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像“四纵四横”这样的大型项目已经早日部署和建设中,有的已经基本完成。这些“四纵四横”的铁路项目就像主动脉血管一样,剩下的细枝末节,就如同毛细血管一样。

这些“毛细血管”在铁路“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开题会中讲到将由地方自己来修建,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财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有经济能力时就及时修,在没有经济能力的,国家允许地方通过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拉动社会资金,吸引民资入股,增加资金投入的方法,调动社会的力量,提高城镇自身建设铁路支线的能力。

这是我国铁路局在战略部署上一个很大的改变。这样做的好处是缓解了中央铁路建设的巨大经济压力,这些来年,中央修建了众多铁路项目,负债累累,2014年上半年末,铁总的总负债上涨到34314亿元,去年铁路总局的亏损为65亿元。如今权力下放给地方,用化整为零的办法,把任务一小部分一小部分地放给不同的地方去完成,降低了工作量,减小了工作压力,降低了任务难度,与此同时,又能让地方积极参与起来,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集合了广大地方的力量。可谓一举多得。

它是铁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必然阶段,它拉开了地方修建铁路的序幕,它带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在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一样的重要意义。(文/谌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