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铁总共发售车票969万张,创铁路单日售票量新高,比历史高峰日增加32万张。其中,互联网售票541万张,占售票总量的55.8%,比历史高峰日增加40万张。(9月14日,中国政府网)
看到这则消息,让人深有感触。一个企业要想赢得市场,赢得信任,必须要应和需求,顺应实势,积极作为,敢于求变。特别是以旅客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都概莫如此。
再回到铁总日售票969万张上来,它反映的不仅仅是大家对乘坐火车出行的喜好,更多得是着铁路实施改革,主动走向市场的良好变化,这才是赢得旅客青睐的主要原因。
首先,不能忽视铁路的基础建设。高铁突破了一万公里,全国铁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铁路覆盖着更多的区域,西部的拉日铁路也于近日通车,众多的铁路可以满足旅客众多目的地出行的需求。现在的列车跑的更快,乘坐也更加舒适,空调车取代了绿皮车,高铁、动车让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成了现实,卧铺、软座等等诸多席别让旅客自由选择。特别是许多城际铁路的建设和运营,缩短着人们之间的距离。
再者,铁路的服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铁路大力倡导“三个出行”的理念,升级服务设施,创新服务平台,开通电话购票和网络购票,并且把售票点安到村镇和工地。在购票窗口、进出站重点部位,铁路志愿者和各类极具特色的便民服务台给广大旅客提供着温馨到家的服务。尤其是,部分列车上开设Wifi,给旅客提供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充电的温馨化服务,也是吸引着广大旅客到铁路来的诱因。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那就是铁路票价的低廉,铁路系统受国情和社会情况等诸多因素影响,一直保持着低廉的票价,以南京到上海为例,公路班车到上海的票价在88元,而坐火车的火车票均价只有40元左右,到上海最贵的火车也不过只有79元。在全国其它地方,特别是保留有绿皮车的地方,铁路票价的优势就更明显了,让广大旅客感受舒适出行的同时,也节约了自己的“钱袋子”。
企业要发展,需要市场;企业要效益,需要质和量的双赢。铁总深化改革、转变形象;适应市场、服务大众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迪,那就是要时刻把“服务”放在第一位,这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