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退票”到底谁受益
火车站周边开始拥堵,地铁北京南站、北京西站的客流量明显增加,上个周末,2014年铁路春运迎来首个小高峰,周六、周日两天,超过85万人乘火车离京。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三大火车站了解到,今年春运,梯次退票费首次实施已显成效,与去年春运日均退票3.1万张相比,三大火车站窗口退票减少了3成。(北京青年报)
最近网络媒体报道的一则官司将“梯次退票”这个名词再一次推到了风口浪尖处。去年,9月1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推出了“梯次退票”的新政策,即在开车前48小时退票的只收5%的退票费,在开车前48小时到24小时之间的,收取10%,在开车前24小时之内退票的收取20%的退票费。各方评价褒贬不一,但更多的是指责铁路部门在变相的涨价。但笔者站在一个普通旅客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也有不一样的见解。首先在春运、暑运、黄金周期间,虽然铁路部门实行网络订票、电话订票、增开旅客列车等诸多措施来方便旅客提高运能,解决“一票难求”的问题。但是面对春运中国几十亿人口大迁徙,有时一张小小的车票还是让人愁肠百结。我们有时在列车上会发现“一票难求”的列车上反而人不多,有空余座位。主要原因就是在没有实施“梯次退票”之前。特别是退票费降至5%后,黄牛党和个别旅客出现多购票、多占票、晚退票现象,确实5%的退票费对现在物质生活较高的人们来说无关痛痒,但这却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公平分配。大量的占票与开车前集中退票,对铁路而言是一种运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对旅客而言是出行需求的无法满足。让想买票的旅客买不到票,想回家的旅客回不了家。“梯次退票”的实行能够引导旅客合理购票、及时退票,盘活运力资源,避免公共资源浪费。在某种程度上对“票贩子”也是一种打击,“黄牛党”的空间越小,火车票就越容易达到尽可能的分配公平和价格稳定。虽然有些旅客确实因为有事不得不在开车前才来退票,20%的退票费也挺心疼的,但也是极少数人群。铁路部门也积极针对网络购票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提前退掉火车票,非常方便。从上我们可以看出铁路部门的良苦用心,所做的努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梯次退票”打击了票贩,规范了旅客合理购票,让火车票落到真正需要它的旅客手中,真正受益的是广大旅客。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