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笔者看了一篇名为“一图看清内地36座‘高铁新城’:多地成鬼城”的新闻,该报道围绕全国普遍在建的高铁新区和高铁新城的盲目性以及跟风做法做了比较深入的报道,做为一名普通的市民,笔者也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众所周知,高铁站在选址之初,考虑到搬迁、用地的成本,通常都会选离市区较远的区域,但是为数不少的地方政府却忽视了这其中的“萧条”隐患,只是盲目地进行单一的商业开发,导致出现了如滁州、蚌埠等地的“高铁空城”、“高铁鬼城”。如此一来,似乎这些“空城”“鬼城”的出现或多或少地与高铁扯上了关系,甚至有人埋怨是高铁带来这个结果,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高铁根本就不用背负一点骂名。

建设高铁的目的很明显一是提供交通便利,二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如何来利用高铁的便利,各地应该有各地的想法,有各自的规划。纵观目前在建的高铁新区,却集中在商业发展和房地产这种盈利性较高的项目上,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需要有公共设施、产业、环境等因素的支持,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便利的交通条件,这些制约条件对于远在郊区甚至农村的高铁新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死穴。

笔者认为,要想跳出目前这种盲目开发的状态,需要有一个有“远视感”的政府,对于高铁周边的建设,应该有一个适合自身区域特色的规划方案,有农业特色的搞农业区,有工业特色的搞工业区,在已有的竞争性项目的基础上,慢慢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不要一开始就全部围绕着商业中心和房地产开发转。另外还需要政府对高铁新区的建设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不要动不动就建“城市”,既然是城市,就需要具备居住、生活、服务、商业等必要的条件,如果只是建成一个特色小区,因为其定位的明确,要打造明确的品牌效应就容易很多。

高铁带来的各种便利我们是不言而喻的,出现“鬼城”“空城”罪不在高铁,高铁只是一个静态的存在,无法去左右当地政府所做所想。笔者认为,如果不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高铁站周边的开发和发展,将会出现更多让地方政府头疼,让老百姓伤心的鬼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