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海南东环高铁供电接触网上挂有沿线村民燃放的“孔明灯”,造成6趟动车组列车临时停车,截至目前,所有列车已恢复正常通行。据了解,8月9日21时31分,东环高铁供电网出现供电电压不稳,造成D7354次、D7353次等6趟动车组列车无法运行,临时停在运行区间。经专业技术人员检查,确定为供电网上挂有“孔明灯”造成电压不稳。(8月10日央广网)

 燃放孔明灯祈福,是延续多年的传统习俗,本来只是携带人们美好意愿缓缓飘向夜空的孔明灯,又怎么会给在陆地上高速运行的动车组列车造成安全危害,这可能让许多网友颇为不解。其实道理很简单,孔明灯由白结方纸糊制而成,内置燃料点燃后,是根据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热力升空,灯点燃升空时,外焰温度可达300摄氏度,如果天空中的风力不大,灯笼底部的燃料燃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如遇强风,则可能被吹倾斜,甚至变形,致使底部的带火燃料泄漏或点燃烧笼的纸质简体,从而殃及周边。

 从网络上搜索的话,有关于施放孔明灯引发事故的例子数不胜数,有点燃树木、房屋的,有影响飞机飞行的,还有孔明灯缠绕在高压电路上造成电力中断甚至电力设施损坏的。而在近些年,随着高速铁路网不断建设,因为施放孔明灯而影响列车运行的事故也频频发生。早在2011年就有媒体集中报道过海南东环高铁开通仅八个月就发生39起因孔明灯、风筝、气球等低空漂浮物落挂在铁路接触网及线路上,引起接触网设备烧损、电路断电跳闸的事件。由此可见,一只小小的孔明灯虽然成本低廉,其造成的危害却着实不小。

 关于孔明灯的施放,许多地区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是“禁令”,民航、铁路部门更是通过立法的方式,明确了禁止在机场、电气化铁路沿线附近施放孔明灯,其目的就是降低孔明灯给正常的社会生活带来影响,似乎孔明灯成了这一系列事故的幕后“黑手”。但其实不然,孔明灯做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本身没有错,错的是那些为了祈求自身的平安而将他人安全不顾的施放人,关于孔明灯的施放其实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比如要认真检查有无破损,燃放时避免引燃灯体,施放时至少有2-3人协助,建议在例如海滩、江边、河边、湖边、大操场、运动场、郊外无树木等空旷开阔的地方放飞,不在树木密集的地方、居民区、高压线附近、在仓库、军事禁区附近、加油站、油库等易燃物附近进行燃放,而航空和铁路部门更是将机场方圆5公里和铁路两侧各500米列为严禁升放风筝、气球等低空飘浮物体的范围,而对于孔明灯引发的安全事故,许多网友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支出了不少的高招,使得民众既能充分满足心理的需求,又能保证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孔明灯是一种文化的传统,也是一份历史的传承,如果只是简单的禁止,有可能会使得这些优秀的文化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而现实的安全又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管理力量显然不能实现全面禁止的目的。笔者认为,理性的引导和宣传,远远比硬性的禁止更让人能够接受,在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和管理的同时,广大的民众也应该自觉的接受管理,更多的注重公众的安全和社会的秩序,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我们不妨在孔明灯上连接一根细细的牵引绳,那样的话,美好的祝福肯定会比孔明灯飞的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