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太原铁路局 </b>

 

太原铁路局把新闻队伍建设作为发展企业文化、推进铁路局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个局通过多种形式为通讯员 “充电”,增强通讯员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提高通讯员的新闻业务能力,打造了一支作风端正、业务精湛的通讯员队伍。

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新闻宣传纪律。太原局在利用各种方式鼓励基层通讯员踊跃投稿,宣传报道本单位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的同时,注重强调从源头上杜绝虚假报道,指导通讯员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教育通讯员牢记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切实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这个局党委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宣传部的要求,结合本局实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全局新闻宣传工作的制度和办法,先后制定下发了 《新闻宣传考核管理办法 (试行)》 《关于加强新闻舆论工作的实施办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闻报道和网络信息审核把关的通知》等。

这个局明确要求各单位通讯员凡向媒体投稿及发布微博前,各单位党委副书记必须对稿件的时效性、真实性进行审核把关;在发布与本单位工作有关的网络信息前,必须经所在单位骨干信息员、宣传助理依次审核,如此有效保证了稿件或信息质量,在可能发生虚假失实报道的第一环节筑上了 “防火墙”。

这个局还根据各时期重点工作任务,及时制定了相应的宣传方案,并将《全局新闻应急工作手册》印制、下发到基层通讯员手中,指导他们客观、真实、优质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严格人员选拔,建立高水平人才队伍。在通讯员的选拔过程中,这个局采取单位推荐、路局筛选的方式,把政治素质优、思想素质好作为考察、选拔通讯员的重要标准,确保将那些热爱党的新闻事业、有一定写作基础和摄影特长、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同志吸纳到通讯员队伍当中。近年来,这个局建立起了一支横向覆盖运输站段、非运输企业、运输辅助单位,纵向贯通路局、站段、车间的高素质新闻骨干队伍。

强化专题培训,促进个人素质提高。

这个局党委把培训通讯员队伍作为每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写作业务指导,培训模式则是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有效促进了通讯员个人素质的提高。

2013年以来,这个局先后组织12名通讯员外出参加了高端媒体组织的专题培训,并先后选派17名新闻宣传骨干到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山西日报社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学习。

这个局坚持每年在路局层面集中举办一次骨干通讯员培训班和一次网络信息员培训班,先后邀请了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社及人民铁道报社的资深老师向通讯员们面对面传授新闻工作要求和稿件写作技巧。

同时,这个局的党委宣传部还定期选派人员深入管内各个站段,开展送教到一线活动,有效提升了基层通讯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坚持奖罚分明,形成良好工作风气。在日常宣传工作中,这个局把严格落实奖惩机制作为促进形成良好工作风气的有效手段,他们每年定期在全局范围内评选优秀通讯员、优秀信息员,同时为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及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对于在日常阶段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通讯员和信息员,这个局采取下发贺信的形式给予鼓励。2014年上半年,这个局向28名表现突出人员所在的单位发去贺信,极大地鼓舞了这些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违反了宣传纪律的通讯员或信息员,这个局均给予了严肃处理。2013年下半年,一名基层通讯员对一新闻事件未进行深入采访就匆匆发稿,结果出现报道失实的情况,造成了不良影响。

这件事情发生后,这个局党委宣传部对这名通讯员及其所在单位给予了全局通报批评,并把这篇报道作为反面教材下发至各个单位,要求大家引以为戒。

视台观摩学习。

为了给通讯员们创造良好的写作环境,该站党委向车站申请,为通讯员开辟出了工作室,工作室内配有电脑、相机、摄像机等硬件设施。同时,这个站创建了 “通讯员之家”QQ群和微信群,并指定了专门的管理员。管理员在两个群中,定期向通讯员们布置任务,安排他们采用撰写新闻稿件,拍摄新闻图片、视频等不同形式报道车站工作。

在每月一次的座谈会上,该站党委书记将向通讯员们通报车站近期重点工作,并要求通讯员们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宣传报道车站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新成果。

通过建立通讯员队伍,这个站形成了完善的信息网络,拥有了自己的 “千里眼” “顺风耳”,做到了信息畅通和重要新闻不漏报。

通讯员生活在基层、工作在基层,他们有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一线的基础。该站党委为每个通讯员都配备了现场采访证,并要求各车间、科室对通讯员的工作给予全力配合。

与此同时,该站党委严把上报稿件质量关,通过车间、车站层层把关审核等途径,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这个站规定,任何涉及车站的新闻稿件都要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未经审核的稿件一律不得投稿。

本报记者焦元 本报通讯员李玉思邓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