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有关铁路部门取消运输立户管理制度的各类利好消息和点赞评论,已成铺天盖地之势遍布于各新闻、网络传播媒介,可见,“铁老大”向“店小二”的转变过程颇受民众瞩目,铁路改革确已深入人心。
一直以来,铁路部门按照国家下达的运输计划,采取与被承运企业直接签订运输合同的立户管理方法,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实现集运高效的运输模式。这种立户管理制度对于被承运企业而言,实际上是能否得到在铁路运输的资格的一种体现。
由于铁路运力不足等一些原因,原铁道部对客户的运输立户在经营资格、年产量和发运能力等方面设置了诸多条件,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层层审批才能完成。这些规则对于部分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而言,实在是条件苛刻、门槛重重、无法承受,所以使得一些中小微企业被迫转向了公路等其他方式运输,这也成为了铁路在新时期市场体制下运输效益逐年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铁路实施货运改革以来,不论是简化受理、随到随办等服务口号的提出,也不论是一张货票、一条龙全程物流服务的终极实现,也还是电商班列、高铁快递等运输模式的转变,都让铁路货改取得了明显效果,然而运输立户这个旧制的存在,也让铁路货改时不时处于“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也让广大货主心怀存疑,无法看到铁路改革的诚意。
铁路取消运输立户管理制度,犹如打破了铁路运输“户籍”管理制度,彻底去除了过去只有少数大企业才能享有有的特权,实现了更加人性化、透明化的便捷运输制度,让广大货主不分“大小”均能平等分享铁路改革发展的红利,特别是进一步为小微企业解决运输难题,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了方便,这项举措让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改革进程进一步得到推进。
铁路自实施改革以来,尊重市场规律,顺应民意所向,不断创新货改思路,推陈出新,抓住了深化改革的首要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这看似是铁路企业的成功,实则是我们百姓大众的福气。
一项改革的成果,能让受众者经历从认知、了解到熟悉的过程,才是成功的改革。相信铁路部门在探索改革的道路上还会为我们不断释放出许多“诱人”的举措,也能让百姓得到了更多的实惠。这一点,相信铁总是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