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再次表明国家支持铁路对沿线土地开发,并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意见》一出台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铁总也因此被戏称为最大的开发商。
铁总搞土地开发,尽管带着浓厚的市场氛围,但服务与社会的宗旨不会变,为民的性质也不会改变。
众所周知,中国铁路在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太多属于社会的财富,也把国内不均衡的经济布局逐渐改变,尤其是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在国家和铁总的全力扶持下,如今已经有了完善的路网,交通已不再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羁绊。高铁的迅速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这些成就让西方世界也为之惊诧。当然,光环的背后一定也有着难以想象的心酸,铁总背负的巨额债务已经成为沉重的包袱,制约着飞速发展的铁路,并且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逆转,为了支持铁路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也是大势所趋。以地养路就是缓解铁总债务压力的上策,在充分利用铁路沿线土地搞开发的同时,也加快推进了当地城镇建设的步伐,此举可谓是一箭双雕。
作为超级国企,铁总肩负着民族发展的历史重任,同时又是公益性事业最大的承担者,为了振兴经济,利用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这份压力可谓空前的大。完全走市场的铁总,尽管背负着沉重的债务,但终究还是用最短的时间铺就了国内完善的路网,并且让高铁成为国际名片。当然,欠下的债总是要还的,单纯依靠跑运输赚取的利润来偿还债务无异于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实质,在得不到国家大量资金扶持的现实下,只能在自身庞大的机构中寻找突破口,铁路沿线多年闲置的土地无疑蕴藏着巨大商机,如今有了国家给予的政策支持,实现债务逆转将不再是遥远的梦。盘活土地资源不仅可为铁总更便利的筹集资金,更将带动当地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地方政府也乐于配合铁总搞好土地开发。
针对铁总变身土地开发商,众多网友也在担心着同一个问题;既然被改组的铁路成为纯企业,如今又大力搞土地开发,今后的铁路服务与民的宗旨是否会改变?赚钱是否成了铁路今后工作的重点?有疑问也正常,至少说明国民对铁路有着太多的期待,一句话就足以消除疑虑,中国铁路的每一分票款都属于国家,更何况拥有的庞大资产,无论铁总从事何种开发,归根结蒂都是为了人民铁路健康有序的发展,铁路依然还是人民的铁路,承担的社会职能只会做的更好,亏损的铁路能尽责为民,即使将来盈利了,本色不变,性质更不变。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