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站派出所民警对在北京南开往天津的高铁列车上吸烟的旅客柳某处以1000元罚款。该罚单是今年暑运期间,北京铁路警方开出的首张高铁吸烟罚单,也是《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北京铁路警方开出的最高额罚单。(8月10日凤凰网)
自高铁开通以来,铁路部门就一直在宣传高铁禁烟。对于在高铁吸烟的危害,铁路部门用各种形式进行表述,目的就是希望人们在乘坐高铁时,暂时放下吸烟的念头,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秩序,不引发因吸烟导致的列车晚点。但似乎收效不是很理想,为此铁路部门又制定相关条例,对在高铁、动车组吸烟者处以罚款,以儆效尤。当第一张“天价”吸烟罚款单开出后,似乎高铁吸烟事件一时间消散了,可时隔不久,就有人再犯,挑战吸烟罚单,再次引发同类事故。
高铁禁烟似乎真的是屡禁不止,频频有人耐不住烟瘾,躲在列车上的卫生间吸烟,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以为不会有人发现。这些异想天开的人,其中一部分是不知列车上有烟雾感应器,一旦有人吸烟就会触动装置并报警引起列车急停。一部分人是明知故犯,想试试列车吸烟是不是真的会导致列车紧急制动停车,试试是不是真的会罚款,还是警告一下就算了。还有一部分,也有可能有不良居心,近来新疆等地不法分子作乱各地都加强戒备,因此也不排除一些恐怖分子利用列车特殊装置在列车中制造恐慌。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总之高铁吸烟事件,一来导致列车晚点,影响人们行程。二来,警报响起,不知道的人以为发生什么事件,会在车厢中造成恐慌。
为何有人就是胆大,就是要挑战权威,要“勇敢尝试”?笔者认为,不外乎几个原因。一是,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很多人是每天频发穿梭于城市的各种交通工具,难免疲惫,偶尔也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交通守则。二是,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不认为自己就是倒霉的那个,于是抱着这种心理心安理得地去吸烟。三是,随着社会信息渠道的改变,很多人喜欢秀自己,都想上头条,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于是就不管不顾,先做了再说,什么法什么德都抛之脑后。四是,寻找刺激的心理作祟,想尝试一下高铁吸烟被抓被罚的滋味。五是,不乏一些“土豪”什么的认为我不就是抽根烟吗,我有钱,你来罚我啊,我就是要抽这类的。再有就是自私的心理存在,只在乎自己烟瘾上来了,不在乎是否会发生事故,是否会对他人造成影响。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对随地吐痰扔垃圾等陋习在不同国家的处罚。在中国,也许很多城市根本就没人管,也有很多人不在乎。新加坡的相关法律对随地吐痰则作出详细规定,对随地吐痰者,第一口将处以1000 新元 的罚款,第二口则将罚款2000 新元 。也许一次处罚有人不当回事,但是多次处罚不断累积,相信很多人就吃不消了。如此一来,就会强迫人们行程习惯戒掉陋习。对高铁吸烟也可以如此处理。建立高铁吸烟者黑名单,第一次处罚1000元,第二次就两千元,依次类推,相信很多人会因为高额的罚款望而却步,也就断了在高铁吸烟的念头。“以暴制暴”这种办法虽然看似无情,却是法制社会最需要的。当道德无法约束一部分人的行为时,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才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法宝。
虽说高铁禁烟任重道远,但是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也许很多人会逐渐适应高铁不能吸烟的事实,渐渐克服烟瘾,改变旧铁路时代在车厢吸烟的习惯。也相信很多人和笔者一样,都希望公共场所全民禁烟成为事实的这一天早日到来。毕竟吸烟不是好事,不仅不利于自己身,也在危害他人健康。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