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铁路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风险管理贯穿到铁路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加强安全风险教育,让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主流始终不变。

首先需增强全员安全风险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形势任务等教育,树立“安全是铁路饭碗工程”的理念,自觉落实安全风险控制的各项措施,切实把“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的要求落实在现场。健全安全责任体系,让风险责任、控制措施的落实力度始终不衰减。安全管理最大的风险就是安全责任不清、不落实,必须用责任机制保安全。

其次强化安全技能培训,让规避风险、消除风险的素质能力始终不降低。必须深入开展学技练功活动,积极应对新线开通、电气化铁路改造、双线自闭开通等课题,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利用时机,跟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加大对主要行车工种、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坚决落实新工从业资格认定和持证上岗卡死制度,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实习等方式,强化职工基本作业技能教育,确保职工培训后能上岗,上岗就能保证安全生产。

同时加强风险过程控制,让重点环节、安全风险的科学管控始终不放松。要采取“事先预警、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式,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过程控制机制,围绕高铁、客车、施工等重点梳理站段、车间安全风险点,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形成闭环管理,消除或减小安全风险。完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作业标准,加强作业跟踪检查,把风险责任和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到各岗位。加大对安全风险的研判力度,完善各类安全风险信息日常分析制度,全面收集掌握设备故障等动态信息,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综合分析、评估安全风险状态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安全风险管理本就是一场攻坚战,只有常抓不懈多眼盯防才能确保安全风险管理长治久安。(杨天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