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西北的临策线,全长768公里,全线横亘三大沙漠,其中400公里无人区,这里风沙肆掠,寸草不生,职工的生活单调清苦。可他们的内心装满了快乐,常年扎根在沙漠深处,将足迹留在大漠深处,将奉献书写在了千里铁路线上。

2009年12月,当临策基础部正式开通时,一批临策人进入了大漠深处,进入了临策线,面对超乎想象的艰苦,他们选择留下。大风起时,作业现场上飞沙走石,浑天黑地。一天下来,鼻孔、嘴巴、耳朵、眉毛上全是沙子。回到车间,为了简约用水,他们简单的用毛巾擦一下就去吃饭了。渐渐地,他们忘记了山珍海味的可口,却永远记住了沙子的味道……

线路刚刚开通时,由于刚刚接手临策线,他们每天加班加点的“泡”在工作现场,有时风沙埋道近半米深,他们夜以继日的清理积沙保畅通;有时洪水冲断线路几十米,他们废寝忘食的抗洪抢险保安全。看到这样一群铁骨铮铮的临策男儿,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2011年3月11日深夜,苏宏图车间管内出现了五十年一遇的沙尘暴,仿佛一个凶猛疯狂的野兽,吞噬着周围的一切。治沙车间的男儿们被狂风吼醒,打开灯,连两米外的房门都看不清。风势稍小,他们就赶赴沙害严重地段检查,看到近半米高的沙子埋道近两公里,他们立即组织清沙。当看到次日早晨的大客车顺利通过的时候,当地有人说,这种天气能通车是个奇迹,但是我们深知,奇迹来自临策人辛勤的汗水,来自对铁路事业的执着追求。

几百个风雪夜,孤灯笔下疾书的剪影,对面山头踱步的脚印(苏宏图车间手机信号不好,只能去对面山头打电话),会议室热火朝天的讨论,工地上风尘仆仆的忙碌,戈壁滩上深深浅浅的脚印。

几百个无眠夜,电话那头,年过九旬的老父、即将高考的爱子、日夜操劳的贤妻、耳鬓厮磨的女友,经常话未出口,声以哽咽……

所有的愧疚都化为一个决心,所有的辛苦都只为一个信念,所有的付出都成为一句誓言。临策人把自己的人生同铁路事业系在一起,把自己的命运同铁路事业连在一起。

让胡杨见证,见证临策人用心血、汗水书写的奇迹:一列列车疾驰、一座座铁塔耸立、一台台设备正常,点亮蒙族同胞的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