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铁十八局轨道公司深圳地铁7号线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八红右线盾构机组装作业,在现场我们会看到这样一群身影,或穿着雨靴大步迈进,或手持电焊点缀美丽的火花,他们是个平凡的群体——劳务工,人们更习惯的称呼他们为“农民工”。在深圳地铁7号线的大家庭里,他们不仅挣钱养家安身立命,他们也干的起劲,干的有尊严,甚至还要抬头仰望星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多万铁路职工的生活水平也要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同步提高。我们必须坚持把改善职工生活摆在突出位置,在生产发展、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职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职工群众充分享受铁路科学发展成果。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丰富当代工人的精神风貌,成为符合历史潮流的主人翁。不能为了工程进度而流水换人,而是要提高劳务工生产积极性,把项目当作梦想起航的码头,把工地当作温馨的家。

中铁十八局轨道公司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并且在休息时间为工人排忧解难,走宿舍问困难,有困难当立断。为了保证家庭和睦,安排夫妻一起入住独立宿舍,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同时“双职工化”也为企业保留了固定人才,培养出一批有经验,有技术的老职工,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

深圳地铁7号线还针对工人自身开展“三级安全教育会”,加强工人安全教育,培养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理的相关技能,现场随处可见安全宣传标语,包括那句经久不衰的“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诺贝尔奖获得者、印度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中,经济发展是必然的事情。相比较于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的事情是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普通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文明成果。”

深圳地铁7号线针对当代工人标准,为劳务工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在完成自身工作同时,可以去阅览室借阅图书,报纸,开通免费无线架设沟通桥梁,丰富精神世界。设立每周之星,选出最积极,最敬业的工人将其事迹和照片张贴到宣传栏上,让他们过年回家可以满载一身骄傲,骄傲地对家人说来年会更努力工作,不仅满足物质需要,还要抬头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