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腾讯新闻2014年7月29日报道,有一网友在广州南至西安北的G96次上捡到一张2元高铁票。而此事一上网也“得罪”了许多网友并吸引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该网友称,在7月26日广州南至西安北的G96次高铁列车上捡到一张“特权票”,相同区间的票价只有2元,而自己的票价为813.5元。据笔者所知,2元高铁票为铁路内部职工的“乘车签证票”,但只有在因公出差等特殊情况下才能签票。必须同时具有工作证,出差证明和乘车证三证齐全才能办理。而笔者认为“特权票”一词也并不合理,签票是在因公出差情况下才可以办理的,而持有签票的职工与所有旅客的待遇相同。就像公司职工在为公司外出办事时会报销差旅费一样,只不过把报销手续提前了而已。
其次,网友还提出要铁路系统好好清理这些“特权阶层”。但实际上铁路签票对象并非那些所谓的“特权阶层”而是面向因工作需要乘车的所有职工。我们再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为何一张小小的签票会在网上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铁路签票制度与公司差费报销制度大相径庭,只因为是铁路内部人员在使用,所以许多网友才有了诸多不满,认为这是在占用国家资源,利用铁路特权。但办理签票归根结底还是在为铁路工作,为了铁路事业的发展,笔者认为还是情有可原的。同时,签票也并不特殊于普通旅客购票,也必须在列车有票的情况下才可以办理,如出现无票情况也只能改签其他的列车,并不会存在预留车票或者优先于乘客签票的情况发生。
当然,不可否认的。签票制度也可能存在一些漏洞。但每项制度的完善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据报道称,2002年起,铁路职工“乘车证”开始受限,需要经过严格审批。仅成都铁路系统每年就将因此节省出10万个甚至更多的座位。在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铁路签票制度正在一步一步的完善,铁路部门也拿出了有效政策监管签票的发放。
由于铁路工作的管理范围较广,致使员工的流动性较大,出差也就成了家常便饭。而很多人则戴上放大镜来看待铁路职工乘车的问题。无限放大问题的表面现象,却不去追究问题的根本所在。他们从一开始就已经为这些职工打上“公物私用”的标签,那么不论铁路部门如何规范制度如何解释说明,先入为主的概念都已经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其实铁路签票说到底还是取之于铁路,用之于铁路,并没有为某些个人利益进行服务,也并没有得罪谁。只要铁路部门能加强监管力度,规范签票制度。相信在以后,网友不会再因为一张小小地车票而堵心,铁路部门也不会因为一张车票而受到问责。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