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技术练功活动中,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单位总喜欢抽调个别反应快、记忆力好、比赛经验丰富的职工参加,而一些职工虽然业务能力很强,但是因性格原因不善于表现自己,就很难有参加技术练功的机会。时间长了,这些人的积极性就容易被挫伤。

    众所周知,对身处生产一线的普通职工而言,参加各种技术练功、力争取得好名次,既是对自身技术水平的一种检验,也是个人晋级、评先的重要途径。对组织单位来说,组织技术练功的根本目的是要激发大家比学赶帮超的热情,提高职工的整体技术水平。但是,有的单位为取得好名次,每次都只挑心中内定的种子选手参加练功。从某种意义上说,选好苗子参加技术练功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每次都把目光聚焦在同样的几个人身上,就不利于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如果单纯为练功而练功,很容易走入技术练功的误区,不但激发不了职工学习的热情,达不到技术练功的目的,还会掩盖技能人才存在青黄不接的事实,反映不了职工队伍的真实情况。

因此,各单位在组织开展技术练功活动时,应把目标放在职工队伍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上,真正激发职工学技术、练绝活、打造看家本领的热情,避免走入为练功而练功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