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津西站14、15站台上,中国铁路成功的完成了全国铁路运输系统的首次乘客同站台换乘试点工作。此次同台换乘,标志着未来高铁列车在运输乘客上能够摆脱各种限制,以“接力”的方式把乘客运送到更远的目的地。(法制晚报7月11日)

先为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同台换乘”,以北京到上海的G101次列车为例,乘客在北京买票进站后,可以在某个固定的座位上一直坐着,直到上海。同台换乘就不一样了,以长春到上海虹桥的高铁为例,在同台换乘模式下,乘客从长春上车,到达天津后,下车转乘同站台的另一高铁车体,到达上海。粗看之下,这好像是人为的制造麻烦,实际上,这正是高铁运输“精致服务”的开始。

首先,进行同台换乘能够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高铁列车从长春到达上海,运行距离超过2200公里,且跨越不同的气候带,这对于列车硬件配置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列车在东北运行时,需根据东北高寒、多山、风大的特点,加装保温层和特殊制动装置。当列车在华北、江浙一带运行时,由于气候和地理特征的变化,上述加装设备反而成了负担,不利于列车的维护保养。同台换乘正好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其次,进行同台换乘能够提高旅客乘坐的舒适性。由于高铁都是密封设计,排污系统和飞机上都一样,需要人工抽压作业,高铁列车在长距离运行时,生活用水、饮用水及食物的补给不方便,遇客流突增时,极易影响乘客出行的舒适度。实行换乘后,高铁列车能够得到及时的保养和清理,能极大地改善大家的旅行感受。

最后,进行同台换乘能够方便地将旅客送到更远的目的地。在同台换乘模式下,可以通过不同区段的高铁换乘,充分发挥高铁的区域运输优势,最快的传递乘客,完成客流运送。就像“接力棒”一样,通过高铁列车的高效传递运输,将乘客送往更远的目的地。(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