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动车冠名之我见

2014-07-16 17:56:18来源:用户投稿作者:王泽泉

近日有网友在乘坐D6405次福州前往龙岩的动车时发现车厢内LED屏显示“中国联通号动车组”,并将图片上传至网络,引发外界热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南昌铁路局已经向市场开放列车冠名权,且年内南昌铁路局管内所有动车、普速列车都将陆续冠名。(7月14日《北京商报》)

  其实火车以广告形式被冠名在中国已不是新闻,在1992年6月8日,青岛开往北京的T25/T26次特快列车被命名为“琴岛海尔号”,就是济南铁路局和青岛海尔集团的联姻,开创了我过商业性冠名旅客列车的先河。随后,商业冠名的旅客列车也开始多了起来,如“古船号”“五粮液号”“康佳号”“杉杉号”“大庆油田号”“敖东号”“东风汽车号”“澳柯玛号”“普兰特号”……

近期各地频频出现动车组被冠名,并引发了近期外界一系列的讨论。对于动车组冠名,大家众说纷纭:“和谐号变联通号,敢不敢来个移动号?”“火拼植入广告,动车组是要变身变形金刚的节奏吗?”“以后坐动车都不说多少车次了,全是淘宝号、阿迪达斯号……”“冠名费收了,票价什么时候降?”……

从动车组被冠名我们可以看出铁路总公司走向市场的决心,动车组冠名权的出让是铁路经营模式的一个转变,铁路商业化的浪潮慢慢袭来。列车冠名基本分为两种,一是关于景点地方特产的政府合作,二是企业冠名。他们的共同点都是看中铁路对流动人员的巨大承载力以及其自身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动车组的快速高效,干净整洁和优质服务是中国动车的一个形象一个标志,这个形象与当代社会潮流有着许多共同点,中国联通正是看中了这一形象标志。借由动车的流动,不仅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形象,还促进了铁路的商业化转型,实现了双赢的目的。

笔者认为,在大部制改革后,铁路企业自负盈亏,需要商业化,市场化,但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仍然肩负着国民公益大使的角色。只是把列车冠名权让出,也可厚非。但是对于企业的冠名,不能与铁路形象相悖,避免一切向钱看,出现雷人冠名,这些还是需要铁路谨慎对待的。以广告的方式冠名不仅会给铁路带来收益也让许多企业收到了广告效益,这样的双赢在日后的铁路发展中相信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