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7月12日消息:南昌铁路局开放列车冠名权,“中国联通号”动车出现在南昌铁路局所辖的福州通往龙岩方向的D6405次列车上。语音播报和车厢LED展示屏也打出了“中国联通号动车组列车”的相关语音提示和文字。

此次铁路总公司赋予企业冠名动车权的招商行为,可见“铁大哥”为做强做大做好,放低身价闯入市场,招引商家,利用优越的宣传渠道,打造“便已、便企、便民”的全新形象,拉动铁路内外行业互助共赢,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旅客的新水平。

众所周知,铁路企业系统庞大,身处国家战略安全、公共服务的重要地位,他们不仅担负着公共交通、救灾物流等政府行为的执行权。同时,也承担着军事运输、重点物资抢运等社会公益责任。开展公益事业需要大量资金作保障,国家除给予铁路少量支持外,大部分费用需铁路企业自身承担。

为突破自身运营成本亏损严重,资金不足的窘境,铁总大刀阔斧,对自身实施“解剖式改革”,提出“闯市场”的新时期铁路发展运营理念。把做细做实服务作为提升旅客和货主的满足度,把提升客货运发送量作为企业实现赢利的增长点,没有打着筹集资金的招牌“伸向”定价权利范围内,去提高运价和票价,想透了旅客和货主的难处,摆正了铁路与人民的利益,值得信任和赞扬!

此次动车冠名权的开放,也正是铁路企业从自身优势出发,挖掘商业资源的初试水。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给“筹金无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为保障铁路改革发展推出便民政策注入“活水”。

公共交通实施商业化广告冠名极为普遍,并非铁路企业首创。1985年我国航空领域就已经对这一商业合作项目进行开发。1992年原铁道部把青岛开往北京的25/26次特快列车冠名为“琴岛海尔号”,为青岛啤酒厂在内的13家知名企业创造了可观的品牌价值。同时,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上也有冠名成功的先例。如2012年,K1363/4次列车被命名为“中国柠檬之都号”,带动了四川安岳县当地积压柠檬的热销,使果农的同期收入增加了20%,在解果农燃眉之急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品牌价值的大提升。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铁总“闯市场”的新理念,让各大企业主们看到走进市场的希望,看到改革发展铁总的诚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动车冠名在服务旅客提升服务水平上,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冠名企业可以利用列车这一平台,拉近和旅客之间的距离,实现了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企业也可以结合自身产品优势为旅途当中的乘客打造个性、便捷、优惠的服务产品惠及旅客。其次,列车的运行时间一般很长,旅客在列车上往往会感觉到枯燥和单调,此种情况下,在火车上开展趣味性的广告促销文化活动,会营造车厢内如家般的温馨气氛。更重要的是,铁路部门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会实现赢利最大化,有了资金的支持,铁路企业会推出更多更好的便民利民举措。

铁路改革任重道远,服务旅客责任重大。从高铁快运“门对门”送货到家,到高铁动车的商务座、特等座票价打折,我们无不看出铁路总公司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理念溶入到改革发展的血液之中。此次铁路动车冠名权的开放,助于铁路企业赢利能力的提升,汇集了三方利益,起到了穿针引线、搭桥引路的作用。我们相信,通过“和谐号”冠名等新政策的推出,铁路资金不断被充盈,实力日益强大,铁路为民服务将会做得更加贴心,为自身、商家和旅客搭建互惠的平台也会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