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谐号”动车火了,因为有福建网友爆料,原来的“和谐号”动车组变成了“中国联通号”。记者昨日从铁路部门证实,动车组被冠名确有其事,但所谓的冠名不是将和谐号的外观改变或者不再称为和谐号,只是企业的一种广告形式。(7月13日《光明网》)
利用铁路旅客列车冠名,可以说是铁路方的一次大胆尝试,它拓宽了知名企业、知名产品扩大社会影响力,提升知名度途径,也让铁路旅客列车承担起品牌企业、品牌产品推广媒介,冠名权的推出可以看作是探索铁路市场化而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而在新闻中,我们也看到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社会公众,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最重要的核心“票价”上,认为铁路方在通过将列车冠名权出售后获得的权益要用来补贴列车票价,让利给乘客。
笔者因工作关系需要经常乘坐火车,而且也有许多朋友在铁路上工作,我也很关心票价,就像关心油价、出租车价、菜肉价一样,这是大家生活中需要的必须品,但大家也一定听说过价格杠杆的一句名言“价高伤民 价低伤农”,物价高了就会降低市民的购买力,物价低了就会伤害农民的利益。而大家如果从网上搜索便可以得知,中国铁路的客运一直以来都是亏损的,需要货运来补偿,在铁道部时期,国家多次提高货运运价,但是十几年以来始终没有调整客运运价,就是让铁路客运能够保证一定的公益性,尤其是在近十几年公路客运价格大幅上升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广大旅客能够以一个较低的价格出行,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铁路客运成为了当地居民的出行首选,就是因为铁路票价低。
而反过来我们再来看铁路此次开展的动车冠名权一事,他有一个巨大的时代背景,2013年十八届人大,铁道部撤销,铁路的企业职能被划分整合为新的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作为国企,它依然担负着铁路客运的公益属性,但是作为企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靠部委的身份去将亏损指令性消除,而是通过市场化地运作改善经营,通过自身的经营平台去拓展新的业务,不再像过去只是将钱袋子的目标指向车票、货物运输上,而动车冠名权就是一个良好的市场试水,铁路方也表示,所谓的冠名不是将和谐号的外观改变,或者不再称动车组为和谐号,只是企业在车厢内做的一种广告而已,其投放方式类似于公交车厢内的广告投放。
近期是世界杯的高峰,笔者最后借用高歌猛进的德国队的一则旧闻——“2005年德国铁路曾和德国足球甲级联赛组织者谈判,若谈判成功,德国铁路将以每赛季5000万欧元的价格冠名德甲联赛”给大家捎句话——广告而已,别当真!(秦砖)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