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1日全国铁路调整运行图,部分路局的绿皮车将进入历史,旅客想要体验绿皮车之行,也许只能在某些铁路主题旅游线路和铁路博物馆中才能如愿了。(新浪网7月1日)

这是铁路自2007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运行图调整。调图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成为“主力军”,曾经风靡一时的绿皮车纷纷退出历史舞台。新车替换旧车,高速胜过低速,这本是铁路的进步;可是,毕竟在铁路的发展历程中,绿皮车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记忆,在它即将离我们远去之时,许多人是那么的依依不舍,内心深处涌起一种挥之不去的怀旧情结。更有甚者,由于价格吸引力,一些绿皮车的忠实“粉丝”们,宁愿以时间换效益,对绿皮车的减少表示质疑。

且让我们来看看绿皮车的现状。我国的绿皮车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建造的,其中大部分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油漆剥落、地板塌陷、电扇不转、电灯不亮等问题是家常便饭,管路不通、洗污不净、积垢难除、气味难闻则更让人添堵。大多没有空调,烧水和取暖靠烧煤,炎炎夏日里是名副其实的“蒸笼”,数九寒冬时则成寒气逼人的“冰厢”。

此种情形让笔者不由得想起儿时的煤油灯。那时的乡下,曾一度煤油灯和电灯并存。煤油灯昏暗、渗油、冒烟,但花钱少;电灯明亮、清洁、方便,但耗费高。当电灯大范围推广时,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固执地坚守着煤油灯,就因为省钱。可最终,煤油灯不可逆转地被淘汰。虽然领域不同,可历史的发展何其相似,如今铁路的绿皮车与红(蓝)皮车,前者与后者相比脏乱差明显,舒适度相去甚远,车上烧煤还会污染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绿皮车被淘汰不就是迟早的事情?

绿皮车在铁路服役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出,直至寿终正寝,取代它的是更合时宜的新车体,推陈出新,新陈代谢,这是时之所至,势之所趋。对于绿皮车的“粉丝”们来说,对绿皮车的种种留恋,还是把它收藏到记忆里面为好。试想,在时下,如果不是为了收藏,还会有人愿意去买煤油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