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7月1日全国铁路调整运行图,部分路局的绿皮车将进入历史,旅客想要体验绿皮车之行,也许只能在某些铁路主题旅游线路和铁路博物馆中才能如愿了。(7月1日新华网)

这次铁路调图是自2007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调图后,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达到2447对,其中动车组列车1330对,占一半以上,成为行走在铁路线上的大部队。这组数据说明铁路加快了对动车组列车开行的比例,也充分说明了这几年中国铁路高铁建设进入了高峰期,城市与城市的距离因为高铁网的进一步建成而缩短。随着动车组列车的增开,铁路部门相应的减少绿皮车的开行或升级为更舒适、安全系数更好的空调车,这本是铁路部门适应社会进步的一种选择,但却在网上受到众多网友的“喷击”,为何如此?

看着许多网友对绿皮车停开不满的言论,基本没有一个能站住脚的,如增加高铁开行剥夺了民众对出行的选择,铁路前期经过六次大面积调速后,一些铁路线路受到原行设计或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了安全已不可再行提速。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出行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有了近几年高铁飞速发展,高铁的便捷、安全、舒适力也越来越改变人们对距离的概念。

大家不能无视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铁路服务、对时间提出更高的要求时,却要求铁路脚踏原步而不前进,这是一种自我相矛盾的心理。纵观世界铁路发展史,没有那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以“非常人”的勇气把中国铁路发展成现有的规模。以下这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种。1994年中国铁路旅客列车平均速度只有48.3公里/小时,远远落后于其发达国家,而高铁里程为零。从1997年4月铁路第一次大面积提速,到现有高铁路里程一万多公里,世界营运高速铁路里程第一,却只用了短短十几年,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一方面大家没有看到铁路普速列车票价有近二十年没有提升现状,这本身就跟中国经济发展相违逆,人们在享受铁路带来红利却心安理得的奇怪心理。

另一个方面动车组列车相比普速列的的优点也没有看到,一是速度快,现有中国开行的高速列车普遍达到250公里/小时以上,以上海到南京为例,沪宁高速公路274公里,汽车平均时速83公里,行车时间为3.3小时,加上进出沪、宁两市区一般需1.7小时,旅行全程时间为5小时,而乘高速列车,则仅需1.15小时。二是安全性好。高速铁路由于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其安全程度是任何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从世界高速铁路建成发展事故来看,也远远低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三是正点率高。就像遇到浓雾、暴雨和冰雪等恶劣天气,高铁也可以采取降速运行,而不是像飞机和高速公路关闭停运。四是舒适方便。通过此调图后,中国高铁动车组相应增加,旅客基本上可以做到随到随走,而不需要候车乱费时间,高铁动车内部的舒适性相比于公路等交通方式更是无法相比的。

铁路货运通过一年改革后,现已到了攻坚时段,如何增强铁路对未来市场的竞争力,特别是电商专列的进一步开行,直达列车增开运行,那就需要更进一步优化普速线的运行能力。而此次调图的一个方面即是增加货运能力。调图后,将新安排货运班列118列,其中特快班列8列;快速班列增至32列,能力提高11.8%;普快班列增至78列,能力提高9.9%。按时速120公里的标准安排3条中欧班列运行线;开行82条点到点的大宗货物直达列车运行线。我们不能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去看待铁路做为一个企业积极进步的态度,而是需要更包容、更开放的心态看待中国铁路健康、稳步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强民富时代到来,绿皮车等普通列车退出历史行列,动车组逐步取代普速列车将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当然铁路部门也要根据中国现有国情,如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南北经济相差过大,民众打工潮将在今后一段时期还存在等现状保留一定的绿车皮车底,方便一些民众的出行。

我们也相信,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飞速发展,绿车皮做为一个时代见证也将终消失在大众的眼前,一条条高速铁路如巨龙般将取代其位置,将见证中国这条“东方巨龙”重新站立在世界舞台巅峰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