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铁路新闻 > 铁路评论

评高铁空车厢,一切源自“空想”

2014-06-20 14:17:04来源:用户投稿作者:朱文娟

虽然暑运即将来临,但是高铁的上座率似乎并不高(央广网财经北京6月16日消息)。文章中由于增加了所谓专家的答复, “少就少,那没办法。这样空着也好,就是大家可以做欣赏用,就是大家不要坐那么慢”, 顿时涛声四起。一时之间,高铁又一次被媒体推向舆论的风口。

笔者久居偏僻的西部,与外界的联系大多数是“据**报道……”,尤其对于一些来自大媒体的消息有着虔诚的认同感。“今天早上北京到上海的高铁车票,在昨晚查询时还相当富余。”曾经有幸坐过几次动车,到过几次西安北站。一次在开通不久,一次就在最近。刚开通时,就像记者所言的一样,坐车的人真的很少,情景可以直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偶尔略有增加,但也大多是一些参团旅游的外国人,让人不仅深深怀疑在中国建高铁的可行性。但仅仅只是间隔三年多,最近的一次乘车经历让笔者大为叹服!因为发现整个候车厅里虽然依旧不是人山人海,但人数开始多起来,在与一位工作人员的了解后,确定笔者的怀疑,每列车的上座率并不低,尤其是节假日时期,需要提前很多天预订,因为晚了,你很可能购不上票。价格高、工资低……所有先前的质疑在这里都显得很苍白。

北京到上海上座率低,众所周知,这可是中国最发达的两座城市,工资水平高、时间效率高……,这是真的吗?。

“京沪高铁4月1日到6月16日,平均始发上座率为84.3%”,一则微博回答了笔者的质疑,其中这条微博辅以大量的数据,以证据服人。疑问终于解开,“高铁上座率低”是一个伪命题,原来文章的作者并没有坐高铁,只是根据一些片面的数据空想而出的结果,数据不正确,结论也只能是错误的。

这么明显的错误,众多的网友也并不是没有判断力,为什么还会跟风呢?高铁车票相比普通铁路定价太高,这才是主要原因。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国人对国家发展高铁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高铁并不适合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因为对于大多数人的收入而言,高铁票价太高。但据西班牙《消息报》统计,在加入了各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工资因素,每100公里高铁票价占人均月工资的比例,结果为西班牙1.05%,法国0.81%,德国1.29%,意大利1.33%,日本1.14%,中国0.80%(中国500欧元),结论中国高铁车票价全球最低。当然并不是每个国人都能达到500欧元这样的平均水平,所以直到现在普通铁路现在依旧行驶在中国的大地上。但现实也证明,中国的高铁可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双赢,而且相信不久的将来,达到这一工资水平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这件事情引起网民跟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所谓的 “高铁代言人”的歧视性发言,他真的了解中国的高铁,可以代表中国高铁?专家是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俗语“隔行如隔山”,修铁路的谈运营,结果可想而知。同时作为一名大型企业的副总工程师,有机会经常乘坐高铁吗?很值得怀疑。“有四个机组在里面的,到时候减一台就完了,不会有太大浪费”,更有如此雷语解读,让人不得不为“高铁代言人”一词汗颜。不懂装懂,大放厥词意于何为,这其中又能代表高铁多少呢?

随着“三纵三横”快速铁路网的建成贯通,中国高铁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乘坐高铁出门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尤其受青年人的青睐。据了解,每逢节假日,高铁沿线的旅游城市涌入大量游客,速度快、乘坐舒适的高铁是很多游客中短途首选的交通工具。这其中不但包括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包括西部落后地区,高铁上座率都越来越高。现在更让国人自豪的是,中国的高铁已经开始走出国门。

中国铁路不是一成不变、裹足不前,淡季车票票价打折、门对门货运改革等等,中国铁路正在不断转变发展思路和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努力改革,以更好地实现地方经济与铁路的双赢,铁老大不再是以众人眼中以前的“老大”,从“坐商”到“行商”, “铁老大”正在华丽转身。

不可否认,记者、民众的出发点或许都是好的,都想中国的铁路更好、更加健康的发展,但这首先需要消除偏见、抛弃空想,走进高铁。只有走进高铁,真正地了解中国高铁,才能为中国铁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铁路资讯

铁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