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联调联试于6月3日启动,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这标志着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即将通车,新疆也将迎来历史上第一条高速铁路。
过去,兰新线作为进出疆运输大动脉,受风沙等自然环境影响及技术条件约束,新疆虽然油气矿产资源充沛、农牧产品声名远扬,奈何“先天优势”搭配的是“运输短板”,从运输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难以大施手脚,处于“有力使不上劲”的尴尬状态。所以,一旦技术水平成熟,修建高铁必然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高速铁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效率高的特点,作为中国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构建和谐社会能够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笔者认为,兰新线高铁除了在技术上具有的里程碑式的意义,惠民服务社会的基本属性显而易见之外,对于提高城市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水平也起到了充满提示意义的信号作用。
新疆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经济发展除了政策支持外,更为遵循的是市场规律。交通环境上的物流劣势,限制了新疆在资源、工业、农业、商业、旅游等产业上的对外输出,也影响了外界对新疆的投资环境。这种经济交流上的阻碍只要一日存在,所谓的“腾飞跨越式发展”,就只能是白日做梦。而在航空运输成本有增无减,公路运输效率潜力有限的情况下,兰新高铁的出现,可谓是打破了这种“冰山”的一角,它在客货运输方面带来便利所产生的影响,必然是潜在的、长期的。我们可以设想,高铁通过帮助企业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加强地区之间的联系,使区域优势互相带动,改善投资环境,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内部升级,会出现什么?其一,新疆对外开放的“大门”更加宽敞,产业优势得以扩大和体现。其二,提高外界产业输入新疆本土的可进入性,形成资源优势互补,扩大经济互动的良好局面。其三,在招商引资上更具有吸引力,为新疆其它产业带来间接效益或产生诱发效益。其四,社会各界对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打破渴望更为热切,继兰新线之后,高铁建设将如雨后春笋一般,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换句说,这是铁路建设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彼此促进、相互需求,离了谁,都不可能铸就双赢的局面。
兰新高铁,这个新疆铁路建设史上的“第一次”,承载着全疆各族人民的梦想与希望。从社会评论来看,人们渴望早日享受从乌鲁木齐到兰州仅需9小时的出行,通过高铁重新认识这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疆。相信,新疆的高铁建设将由此更进一步,铁路网络的畅通将与新疆的建设发展交织辉映,奏响和谐动人的乐章。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