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新时期铁路精神,精准“制导”带来“聚合”成功
近期,全国各地的火车站的电子显示屏在滚动播报候车信息的间隙,循环闪现“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巨型标语,再环顾周围,印着这8个大字的宣传画纷纷映入眼帘——这就是铁路部门正在大力推广的新时期铁路精神。
观时间纵轴,安全优质从来都是铁路的本质属性。
人不只是靠吃饭活着,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拥有200万职工的国有企业,铁路行业向来注重精神提炼和引领。大革命前夕有京汉铁路工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二七精神”;革命战争年代,有“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四通八达,多拉快跑,安全正点,当好先行”;改革开放时期,有“改革、奉献、拼搏、争先”;二十一世纪,有“挑战极限,勇创一流”和“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
2013年3月,铁路部门以壮士断腕的勇毅,实施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融入市场的坚定道路。转制为总公司后的铁路,毫不动摇地坚持“安全优质”这一铁路的生命线,让“安全生产大如天”、“安全是饭碗工程”的传统更加坚如磐石。同时,高铁的迅猛发展、“三个出行”的常态化、货运组织改革的大刀阔斧、新媒体和高科技设备的精彩亮相,也印证了“优质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这一经济定律。铁路改制一年多来的种种转变有目共睹,赞声多闻。
察空间横轴,兴路强国注定是铁路的神圣使命。
近几年来,铁路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兴旺态势。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0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旅客年发送量突破20亿人,货物年发送量达到32亿吨,多元化经营年收入突破1万亿元。民资入铁,建立铁路发展基金和统筹开发铁路用地等一系列加速市场化的举措,必将大力促进其朝着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大步前进,焕发出效益良好、管理科学的勃勃生机。
在追求企业兴旺发达的同时,铁路部门牢记自身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神圣职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如既往地保证国家重点物资运输和事关国计民生的公益性运输,在抗击自然灾害、承担急难险重等任务中全力维护和保障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根基牢固、指向鲜明的新时期铁路精神,必可凝聚起200万铁路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化作报国为民的实际行动,在圆“铁路梦的同时,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巨大正能量。(韦晓妮)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