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肯尼亚总统肯雅塔等非洲国家领导人的共同见证下,与肯尼亚政府有关蒙内铁路项目合作仪式正式签署,涉及金额达38.04亿美元。

随着协议的签署,中国将用自己的“标准”为肯尼亚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非洲国家肯尼亚将迎来有史以来的首条高速铁路。这一事实具有历史性意义:中国高铁走进非洲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也预示着中国高铁走出国门之“梦”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其实,也许有大多数人并不所致,尽管中国高铁在国内发展迅速,但是,中国高铁“走出去”却曾遭遇种种困难。

曾有专家分析:中国高铁要真正走出过门,就必须学习发达国家的建设标准,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在国内,我们感到不断建设和开通的一条条高铁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立足世界,加之中国高铁走出过门后还有非常优厚的一系列政策,可是,却依然很多国家不愿接受中国的高铁技术呢? 笔者认为,这不是人家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而是因为中国的高铁技术一旦走出国门,首先要经得起发达国家的技术关口。而此次李克强总理能与非洲肯尼亚签订高铁建设协议,说明中国的高铁技术经过多年的实际验证和提升,已经发展成熟,足以得到世界的认可。

李克强总理此次能在面对全球能源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再非洲国家叫响中国高铁,是因为中国高铁自身所具有的节能、环保、快捷、安全的四大亮点,这就是中国特色,是西方发达国家不全具备的。

当然,此次高铁项目签署的成功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也许在未来的发展和建设中还会出现很多未知的问题和不足,对于这些,我想,中国高铁都是有准备的,中国高铁是通过自身的艰难发展成长、成熟起来的,是接地气的,事实证明,中国高铁安全、快捷、舒服、环保,走出过门势在必然,只不过走出去的路途有些艰辛、付出的努力更多一些而已。而今,中国高铁已经勇敢得迈出了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高铁将会走的更远,实现立足世界的“梦”也不会太遥远。(杨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