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排查风险源点。在电务系统确立的火灾爆炸、机车车辆伤害、触电伤害等14项风险源106个风险因子的基础上,经过系统梳理和细致研判,新增道岔机械特性失效、电缆迁改施工、道岔手摇把管理、驼峰调速设备异常等7项风险源,确立20个风险因子,逐项填入《安全风险控制表》。
二是研判风险因子。围绕“违章作业、劳动安全、应急处置、施工监控、人员素质、外部环境”等重点环节,总结归纳32条“风险管理红线”,并细化完善卡控措施,确保惯性安全风险能够及时防控。
三是落实风险措施。以量化各层级、各岗位风险责任过程控制为重点,全面掌控各时段、各作业岗位的安全风险点,系统分析和研究影响安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明确各岗位安全责任和作业流程,分段、车间、班组三个层次,研究制定567条防控措施,确保关键环节卡控措施和卡控责任明确。
我认为:安全是企业生产、发展的的重中之重。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往往是体现在对安全风险的管理水平上。
呼和电务段着力深化安全风险管理,把安全把控的风险源、风险点进行更进步细化,深挖。对职工违章作业、劳动安全、应急处置、施工监控、人员素质、外部环境”等重点环节结归纳风险管理红线等一系列措施将安全隐患做到“先知先觉“,把安全工作放到第一位。
这项举措,更有力的提升职工日常规范,也对干部现场把控安全起到了指导作用。呼和电务段真真实实的做到:“深化安全加举措优化管理为生产”。
随着铁路的高速化,人员设备的安全更成为当今乃至以后的关键。我们要将安全第一的思想,时时刻刻以保证人员安全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要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