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高铁的飞速发展,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极大地改变着国民的出行选择。

但是,自高铁运行以来,关于因乘客吸烟导致车厢烟雾报警器报警,致动车减速甚至停车的报道屡见不鲜。据有关铁路部门介绍,这是动车最常见的安全问题,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好几件,且在厕所发生的几率高于车厢。事件的结果往往造成高速运行的动车立即应急减速甚至停车,一方面造成动车设备严重耗损,直接危及着动车组的行车安全;一方面改变了列车正常的运行计划,增加了高铁的应急处置管理成本。而对吸烟乘客的处理基本上都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一旦罚款则就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的亮点。

为什么高铁禁烟的规定如此难禁?而乘坐飞机需关闭手机的行为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常识?

从法律层面上,在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中,对违反此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而在飞机上不关闭手机导致飞机信号干扰的,则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在飞机上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有可能导致航空器倾覆应视为违法行为,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管理条例》和《刑法》的执行,其力度、后果和威慑力迥然不同。

从宣传层面上,高铁是新生事物,高铁严禁吸烟的规定还不是人人皆知。目前为止,坐过高铁的旅客多少知晓这一规定,对于大多数不喜欢上网、没坐高铁的公民来说,还完全是个盲区。有关这方面的主要媒体公益广告、影视宣传没有跟上,没有做到广而告之。而关于飞机上严禁使用移动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规定,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上都有这样的情节,机毁人亡的结局是没人愿意看到的,因此这项规定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了大家的脑海,成为大家乘坐飞机的自律行为。

从道德层面上,很多瘾君子已经自觉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厕所经常成了他们吞云吐雾放松的理想场所。所以,高铁的厕所烟雾报警发生率高于车厢,吸烟者可能认为厕所吸烟不会引起报警。同时,对报警引起的后果还缺乏清醒的认识,不知道个人的不慎将会给旅客和铁路部门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高铁减速运行总没有飞机接收信号故障,造成飞机失事的结果那样严重,因此,吸烟者在思想层面上缺乏严格的高铁禁烟概念。

高铁的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实力布局。今后,高铁将以更快的速度布满我国中西部,带动国民经济的腾飞。而高铁禁烟也应该成为国民的常识,成为国民乘坐高铁的自律行为,这时,文明也就前进了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