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周恩来总理访非50周年,国家新一代领导人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中非经贸合作在过去的50年里贸易规模显著扩大,中国已连续5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总理此行,高铁外交依旧是重头戏,将继同泰国、东欧合作之后深化中国高铁对国际高速铁路发展的影响。
纵观中国高铁发展历程,中国高铁技术创新在中央的部署和政府主导下,形成拳头,构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再创新平台,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奇迹般完成了3个台阶的跨越。
中国高铁对转向架技术、气动外形设计技术、结构安全性设计等核心技术进行了重大创新,已经完全掌握了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据了解,我国高铁已经申请专利1900多项,还有481项正在受理。
从高铁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到世界领先水平,到标志世界高速列车技术发展到新水平;从技术引进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高铁已经被庄重地打上了中国“智造”的标签。
中国高铁因其技术完善、运营经验成熟、质量有保障、性价比高、在国际市场享有良好声誉五大优点在国际高速铁路的发展上走出了国际范。从泰国之行辗转东欧再来到非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每次出访必向当地亮出中国高铁这一闪亮名片。
而非洲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非洲地域广袤,资源丰富,人民勤劳,10亿人口的巨大发展潜能正强力释放,被公认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当前的非洲经济发展的重点是民族工业的振兴,而交通因素也成为了非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阻碍,因此,在中国的帮助下发展高铁等交通设施对于非洲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显然,“授人以渔”的方式将推动中非合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外交部部长王毅曾经用“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平等合作的好朋友”“共同发展的好伙伴”三个词来形容中非关系。总理这次的访问并强调将在非洲设置高铁研发中心,中非双方贸易合作不断扩大的同时,深化了双方的友谊,且实现了中国铁路在新兴市场战略机遇期的重要开端。
中国人借中国“智”造的出口,实现了自己在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行之有效的扩张战略。相信中国“智”造在非洲的纵深发展将续走辉煌,让“美丽中国”和“绿色非洲”一路同行。(文/何双江)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