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在对外访问中推销中国的高铁和飞机技术,高铁外交也成为让世界瞩目的外交方式。高铁外交的成功也源自以中国高铁、新舟60飞机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崛起,这是中国制造业突破外围技术封锁,打破垄断格局的回应,是在向世界证明,中国制造同样可以“高大上”。
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凭借劳动力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的许多企业都是以产品代加工为主,消耗大、利润低,并且粗加工的生产方式也给中国带来了高消耗和高污染。近年来受到南美和东南亚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以及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环境因素的制约,中国制造迫切需要对产业结构做出调整,走出高消耗、高污染、廉价出口的局面。
在产业调整、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已经越来越重视“中国智造”,支持核心技术的研发,发展高、精、尖技术,打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中国高铁和新舟60飞机的成功代表的不仅仅是两个产品,而是围绕这两个产品的科研部门和装备制造业的成功,是在向世界证明我们不单有领先的科学理念,也有顶尖的制造技术。
中国高铁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速却是惊人的,对国家的贡献更是巨大的。对内,高铁产业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对外,是国家外交的新载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徐长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外交一般是以一定的载体来推进的,比如说“乒乓外交”就是以体育活动拉进两个国家的关系,“熊猫外交”就是以熊猫为载体,这些外交都是社会层面的。到了今天,我们的外交发展到经济外交层面,高铁外交在市场上属于经济外交,从经济基础这个层面拉近国家间的关系,这是一个更高层面的外交。
高铁外交的成功实际上是以高铁工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的成功,它是一个宣言,中国制造将会产生更多的“中国智造”;它是一个证明,“中国智造”在世界上同样具有核心竞争力;它是一个肯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被世界认可;它是一个标签,“MADE IN CHINA”的商标同样代表着高端、大气、上档次。(金灶沐)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