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精神,每一个行业领域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是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铁路自身行业特点所提炼出来的精髓。它不仅是铁路企业文化的更新,更是畅想“中国梦”,践行“中国梦”的延伸及细化。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再到现如今国家综合实力的迅速发展崛起。中国铁路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一种相对应的精神。它或大或小、或理论或实际、或通俗或深邃,但不管这种精神具体是怎样的形态意识。它都是中国铁路凝心聚力的精气神,是铁路工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安全,是铁路事业发展的主轴。是铁路人一直坚持,全力争取的首要目标。回望曾经,早在一个世纪前,中国铁路第一人詹天佑,在建造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时。秉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运用人字折返运输、两部机车“前拉后推”的牵引方法,处处都体现了安全第一工作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孙家“三个一”、小东站“一点不差、差一点不行”等种种铁路精神,是近代铁路工人严格要求自我,努力确保安全的具体表现。如今,随着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的普及发展,铁路部门对行车安全、作业安全、人身安全有了更多、更高、更详细的要求。春检春鉴、安全大检查、全年防洪防汛等,各种现代化的为安全服务的管理方式,让铁路安全更稳固牢靠。
铁路企业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及落实制度,虽然在不断变化,但铁路人确保安全、守护安全的思想和意识从未改变。这就像是田径场上的接力赛,新时代的铁路人接过了老一辈人手中的接力棒。不可遗忘、舍弃,唯有继承前者,紧握手中的接力棒,冲刺前行才能与时俱进,赢得声誉。
优质,是铁路服务人民的目标。是铁路人一直努力,不断提高的职业追求。几十年前的12次英雄列车上,20多名列车乘务员,一心想着旅客,一心为着旅客。在被洪水围困的3个昼夜里,她们将列车上仅有的食品全部供应给旅客,自己则忍饥挨饿。她们用生命为旅客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这是老一辈铁路人,为我们做出的榜样。可喜可贺的是,铁路人追求优质服务的脚步并未停歇。现如今“提速先锋”李东晓、英雄司机曹继敏、全国道德模范孙奇等,一大批铁路先进模范。他们为我们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他们带头率先履行着待旅客为亲人的承诺。
铁路精神是人与人在思想上的传承。是继承、延续、发扬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另一方面,中国铁路积极改革、不断优化完善各类便民利民措施更值得一提。
“三个出行”、“两满意”等亲民举措,进一步的提高了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不但让旅客走得了,还让旅客走得好,走得舒服;“门到门”、“一口价”等货改措施,进一步的优化了铁路货运服务意识,不但让货品运得到,还让货品运得快,运得顺畅。
铁路精神不是一种精神去替代另一种精神,而是综合所有种种之精华,不断改进,不断与时代相结合,递进出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继承与发扬并进的关系。正确认识新时代的铁路精神,才能理解和发扬它,才能真正在工作中贯彻和运用它。我们每个铁路职工都应该用铁路精神来严格要求自己,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唯有这样才能汇小流变江海,才能兴路强国。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