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24日讯 今年清明假期铁路运输自4月4日至7日,为期4天。铁路部门备足运力,开展多种便民利民措施,确保实现让旅客 “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目标。

2014年春运,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了“三个出行”,即“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

春运虽然结束了,但是铁路部门践行“三个出行”的服务却没有停止,铁路人持续为了广大旅客更安全、更方便、更温馨做进一步努力。“三个出行”常态化单从字面理解就充满温情一片,让人倍感温暖和温馨,“安全、方便、温馨”就是人民群众出行最基本的诉求。春运中,在温暖如春的候车室,在滴水成冰的股道中,在温馨如家的车厢内,不时看到工作人员帮扶迟暮老人,经常听到工作人员叮咛好动宝宝,工作人员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温馨画面持续闪现。不辞辛苦,远离家人,加班加点,拼尽全力的铁路职工事无巨细,一切皆从旅客需求出发。

“三个出行”常态化看似简单,完全做到却非易事,尤其是春、暑运、小长假、黄金周这样的关键时刻,“三个出行”的背后更是铁路人的无私奉献和挥汗如雨。感人肺腑的故事已经太多太多,扶危助困的话题已经不是新闻。也许在不经意间我们忽略了这种温情。但铁路人服务水平的不断升级、服务标准的不断提高、服务内容的不断出新,足以证明铁路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恒心之持。

笔者相信,只要旅客选择铁路出行,势必能够透过践行“三个出行”的具体表现感受到这种持之以恒。因为铁路人始终在用行动很好的诠释这一点,他们视车票如请柬,待旅客如亲人的做法,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在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氛围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一种自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让旅客安全回家、愉快远行早已形成铁路人固有的共识。民众理应以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以一个宽容的平和心态,对铁路工作和铁路职工多一分支持、多一分理解,并将这情暖的接力棒无限传承,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