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铁路运价调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调整铁路货物运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促进铁路建设和运营健康可持续发展,决定自2014年2月15日起适当调整铁路货物运价。国家铁路货物统一运价率平均每吨公里提高1.5分钱,即由现行13.01分钱提高到14.51分钱,上调幅度11.5%。调整后的《铁路货物运价率表》各货物品类适用运价号、计费里程和重量确定办法以及铁路货物运输计费其他有关事项,仍按原铁道部《铁路货物运价规则》等有关规定执行。(2月18日 中国经济网)
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发了广大网民的一片热议。
网友A说:“政府定价改为政府的指导价,对铁路运输企业高管顶层设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既摆脱了‘囊中羞涩’的困境,又能够全国通盘考虑,发挥地域优势;既可以放开手脚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还能够在预知风险前迅速采取措施规避风险,有利于铁路围绕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持续发展。”
网友B言:“铁路货运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增加运价弹性,是铁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铁路货运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必然趋势,对铁路乃至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能起到及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网友C称:“从国内几大物流运输主力行业来看,铁路运输价格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与公路、民航相比,铁路运输价格水平之低就更为明显。与此同时,铁路客运票价由于公益成分比较重,短期内难以上调,因而适当调整货运运价成为了缓解铁路经营压力的一条现实出路。”
……
是啊,身为老大哥的铁路部门,在整个运输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不仅承担着煤炭、石油、钢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及抢险救灾等重点物资的运输,还要确保南来北往旅客的安全输送。这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环节多,一边要找钱来修建铁路、一边要维护运营设备、一边还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闯市场找货源。3.06万亿元的负债和税后-17亿元的利润,令“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随着运营成本的增多,让原本就已负债的铁路部门感到了更多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铁路的顺利前行。
有人说,铁路货运的涉及面太广,货运价格的提升,势必会导致一系列价格的上涨,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宏观调控。笔者认为,改革肯定会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它的利和弊究竟孰重孰轻,如果适当的调整运价可以让铁路部门修建起更多的线路,可以有效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可以让我们看到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享受到来自铁路部门更好的服务,那么,最终的受益者不仅仅是社会,更包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