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截至2月15日(正月十六)春运第31天,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2亿人次,达到了20187.4万人次,同比增加1966.1万人次,增长10.8%。(中国经济网2月16日消息)

每年春运铁路运输因具备运输能力大、受天气的影响小,连续性强、准确性高、运行平稳,安全可靠,票价低廉等特点,使其成为春运大军的首选交通工具,也以此奠定了春运运输中的主力军地位。这使得铁路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每一个出行人的心,铁路也成为了春运中一个最大的“热点”。

2014年的春运已经接近尾声,纵观今年春运,铁路部门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发布铁路资讯,各路媒体及时跟进报道有关铁路的最近动态,还有无数的社会人士参与了信息的传播。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协作下,使民众能及时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各类铁路出行信息和动态。但也出现了有一小部分人借着铁路春运这个“热点”进行肆意炒作,从而达到自己目的现象。

抢票软件借助12306平台进行产品推广。今年抢票软件依然来势汹汹,就在12306网站出售今年春运火车票的第一天,由于抢票软件的攻击,致使12306网站一度出现了瘫痪。虽然铁路部门采取了多种手段对抢票软件进行了屏蔽,但抢票软件岂肯就此罢休,通过不断的升级和更新进行对抗,在维护公平和投机取巧的较量中,一个方便旅客的购票平台,俨然变成了比拼IT技术的比武场。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想要正常购票的旅客叫苦不迭。抢票软件的出现不但严重破坏了正常的旅客购票秩序,还给了“黄牛”一个获取车票的捷径。抢票软件借助铁路铁路春运这个“热点”,以方便旅客购票为幌子,推广自己的产品,展示自己实力为实的做法,给铁路春运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小觑的。

为了出名,假借民意对铁路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大做文章。站票半价和晚点赔偿客观的讲都是铁路现阶段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现阶段,尤其是春运期间铁路运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当“走得了”还是主要目的时期,笔者认为将站票半价这个问题拿出来进行讨论时期尚不成熟,而且也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至于晚点赔偿的问题更是如此,造成晚点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不是铁路方面的责任。就在前些天,全国各地普降大雪,多少铁路人为使旅客能“走的了”,放弃休息加班加点扫雪除冰保障铁路运行,在其他交通工具都停运的情况下,唯独铁路一家在独行,而且铁路部门从旅客安全角度出发,要求高铁全面降速运行,难道这样的晚点也要铁路部门进行赔偿?现在社会有了名就有了利,一些人为了出名,借助铁路铁路春运这个“热点”,以为民请命为借口,以自己博出名为目的,在春运这个节骨眼上折腾铁路部门,使其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春运中去,这样的做法实在不敢苟同。

为了点击量,大肆炒作负面新闻和炮制假新闻。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事无巨细”,在面临春运巨大的人流前,铁路部门难免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有极少数媒体人,以负面新闻更抓眼球为准则,对铁路负面新闻进行大肆炒作,而对铁路部门一些便民利民措施,一些春运中的感人事迹充耳不闻鲜有报道。甚至有些人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秉承有铁路新闻要上,没有铁路新闻制造铁路也要上的做法,不惜炮制跟铁路有关的新闻,也要赶上铁路春运这个“热点”。如某媒体在春运前夕爆出“路局的整合可能在明年启动,最快可能在3月份全国两会后”的虚假新闻,这样的虚假新闻可能对200万正在积极备战春运的铁路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进而影响这个铁路春运。追逐“热点”是媒体人的正常做法和基本法则。然而顺利完成春运更需要的是正能量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激励。大肆炒作负面新闻和炮制假新闻会给春运带来不小的戾气和干扰,这样出来的点击量跟体育比赛中服用禁药去拿金牌是一样的,能有多少含金量?又缺失了多少道德的血液?真为那些为了点击量,为了自己的业绩而不顾春运大局的自私行为感到由衷的悲哀和不齿。

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热点”被过分炒作的情况时有发生。铁路春运“热点”被过分炒作只是冰山一角,然而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可见一斑,难道“热点”被过分炒作引发的负面影响还不值得我们去警惕吗?(邱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