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全国性交通运输高峰。数十亿人次的大迁徙,对全国的运输行业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为最大限度的提供运输服务,铁路加开多趟临客,职工加班加点,贡献很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少数以广大旅客代言人身份自居的权威人士,便迫不及待地代表着广大旅客在网络媒体上发声,极力宣扬并积极倡导铁路春运实行“站票半价”,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态势。
站票半价,听起来很丰满。而事实上,在春运期间近40亿人次的人口集中大转移的客观情况下,不仅一票难求,倘若赶上风雪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就连回家的方向也找不着,纵然即刻人人插翅,也难以飞回故里。从多年春运大潮的场面来回味,春运无疑只有实实在在、地地道道的骨感。当然,这不能怪罪于任何人或行业,只因中华民族遗传下来的宝贵的民族团圆情节。
不错,“站票半价”确实有着一定程度的公平原理,但是辩证法同样告诉我们,公平与不公平总是相伴而生的,正如痛苦与快乐同样存在。我们在做任何事情,其实都难以得到百分百人的满意。对待公平,关键要看这种公平的程度是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维护少数人的利益。只有维护大多数人的公平才是真正的公平,只有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利益。倡导火车“站票半价”貌似维护着普通大众的公平公正,实则是把大多数人都引入到铁路的“独木桥”上来,到头来不仅挤断了“独木桥”,却又害了大众“落水”,反倒使原本能够更早回家的旅客失去更多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如,2013年春运全国预计客运量34亿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预计是2.2亿人次。也就是说铁路的“独木桥”最大限度只能承受2.2亿人次。如果铁路实行“站票半价”,由于包括笔者在内的大部分人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势必会引来数倍于2.2亿人次的客流量。不难想象,铁路“独木桥”岂能堪此重负?
站票半价很丰满,春运回家很骨感。总之,一味强调“站票半价”,并寄希望于“站票半价”只会增添现实的骨干,只会让铁路交通更堵,使更多的旅客错失宝贵的择路时机,反过来使春运的心情更堵。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